第875章 汉王(2 / 2)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3271 字 2023-03-31

甚至还在海外也有自己的种植园,可他们一样缺人,严重的缺人,沉氏也是最早开始大量购买奴隶填充庄园、工坊用工荒的,但到现在也依然面临严重的用工荒,劳动力现在成了几乎所有豪强地主甚至是大商贾们面临的主要问题。</br>

因此,从这方面来讲,绍天朝这几年来,其实上层有个隐秘的路线之争,那就是拓张和不拓张,尤其是移民拓疆这个政策,使的大量内地人口外流,使的那些地主豪强大工商主们没有了廉价及充足的劳动力。</br>

本来新兴的资本,新兴的重商政策,就必然羊吃人,地主们加强兼并土地,让更多农民失地,将部份农民变成佃户,而将更多失地农民挤进城去当雇工伙计,进作坊进矿山,成为产业雇工。</br>

可现在朝廷积极拓边,打下一块又一块的新领地,然后在那边搞移民分地,一户几十甚至上百亩的分,吸引了许多人过去。</br>

相比起留在内地当佃户或是去给商人做工,明显传统的中国百姓,觉得能有块自己的地会更有安全感,在背井离乡迁移,和一大块自己的土地间,最终还是越来越多百姓迁移出去了。</br>

而内地留下的百姓,也因为崇祯到绍天朝的这几乎改朝换代式的大变动,最终大规模的调整了土地,许多百姓也分到田或买到官田成了自耕农了。许多地主把过去非法吞并、侵占的官田、民田等吐出来,大量原皇家、藩王、卫所、官衙的官田拿出来分授给百姓,增加了许多自耕农民。</br>

民间地主豪强士大夫商人反对声音很大,可皇帝简单的搞了几个大桉子,就把这些反对的声音给镇下去了。</br>

这就是马上打江山开国君主的威势厉害所在,想反对皇帝很难。</br>

此路不通,只能另寻他路,那便是把钱转入工商,甚至海外,许多原来的大地主清退了许多田地,甚至主动变卖了不少内地的地,持有成本高,而且缺少人手,荒着又面临罚没风险,于是变卖部份投入工商、矿产,甚至海外贸易之中,也有人转而跑到海外去搞商屯。</br>

如现在倭国、安南、吕宋等地,利用那边相对廉价的人工搞大庄园种地,主要种植甘蔗、黄麻、水稻、茶叶甚至是香料、烟叶、棉花等经济作物,再运回内地加工,利润还是很可观的,除了雇佣当地土着外,他们还会直接购买海外奴隶,成本更低。</br>

“一万顷可耕地要开垦出来,十万顷草场放牧也都不容易,缺人。没有人,那金山银山也只能干瞪眼啊。”</br>

沉宏邦对妹夫叹气,这么大块封地,若没有朝廷真正的政策帮扶,很难起来,最重要的是人。可现在皇帝明显并不打算直接给汉王封地移民,得他们自己想办法。</br>

但他也知道,要想移民哪这么容易。</br>

朝廷移民,那也是花大代价的,不说要给分很多田地,而且还要给安家费,甚至沿途有官府接应,移民过来后前几年也是要帮扶补助的。</br>

沉宏邦老家沉师桥,那是从南宋到此时,历经好几百年才算是有了万家灯火的热闹。</br>

“陛下有说给银子吗?”</br>

“没说。”</br>

“得要。”沉宏邦很为妹夫着想。</br>

朱弘椮年幼被掳往关外,跟着太子一起吃了许多苦,但回来这些年倒是挺安稳,安心读书,没有出阁前一切开销什么的也都是皇家承担,根本不用为这些东西考虑。</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