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胜利之城(2 / 2)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2837 字 2023-03-31

堡下的城镇虽是座新建的土城,却也依然还有士兵把守城门,只不过守城的不是那五百卫藏营,而是年楚镇的民兵。由卫藏营士兵的余丁子弟们为主组成,他们也配有火铳等,轮流当值训练等。

看着江孜明军的民兵装备,都比自家的强,达延汗不妒忌羡慕是不可能的,这段时间他一直在舔伤口,虽然有皇帝的维护,让他勉强有了喘息之机,可以保住后藏一隅之地。

可父亲的和硕特汗国,自己却失去了回疆、阿里、青海、康区和前藏,和硕特部落,更是只剩下了几千帐直属。

现在手里仅剩下三千和硕特骑兵,名义上是后藏之主,但底下那些大寺、第巴,僧人贵族庄园占地极广,就是国中之国,他这个达延汗现在威望扫地,只能继续抱紧大明的大腿,否则只要朝廷一道旨意,别说青海达赉汗立马就能杀过来,就是后藏的这些第巴、上师们都能轻松将他掀翻。

达延汗最近对大明恭顺了许多,他只能依靠这个外援了,本指望堂兄弟鄂齐尔图,可现在这位扼鲁特汗正忙着跟叔父昆都伦乌台什在内讧,根本顾不了这边。

达延汗只能老老实实的听从大明的安排,他现在也只能跟班单跟第巴这两大阶层合作妥协,承认他们特殊的地位,承认他们庄园的特权,以换取他们承认自己是后藏之主。

他授封了许多贵族们官职、封号,换取他们出钱出人支持组建一支后藏汗廷的军队,三千人的后藏营,与固始汗时建的甘丹颇章军类似,属于汗廷管辖的常备军,不是寺院和贵族们的私兵。

为了能够让这支军队有些战斗力且能听从自己掌控,他向朝廷请求购买军械,买火枪火炮,大明对此要求表示可以考虑,但建议他们再聘请一些明军教官负责教练训导武器装备的使用,以及新战术等,甚至还建议他们请一些明军官去做参谋。

这就是彷在北庭安西等地原先在吐鲁番汗国、准噶尔汗国、杜尔伯特汗国等建立静塞军、瀚海军、镇西军等的模式了。

对这合建新军的‘建议’,达延汗考虑良久之后还是同意了,虽然这样一来,他的新军可能就不再那么纯粹,但现在他也无力对抗大明朝廷,眼前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后藏地方上的这些强大的地方势力,然后才是青海的兄弟达赉汗。

协议谈成,大明也立马给他们开了一张单子,包括三千人的编制、武器装备,以及军官参谋团、教导队等的,价格也都还相对实惠,绍天三年式的火绳鸟枪,还算精良,还配备有一些前装将军滑膛炮和一些后装的佛朗机子母炮,甚至还有几门营属步兵炮。

虽然炮普遍只有明军屯镇的水准,但在藏地已经是能够压制本地贵族、寺院私兵的了。

明军甚至连新军的军服军旗等都一揽子包了,统一提供,价格实惠。

一支三千人军队,加上几百人的军官参谋、教头团的所有装备,明军全包了,打包价格,优惠实在,达延汗付钱就可以了。

今天达延汗从日喀则过来,就是来接收他那三千新军装备的,另外他还给自己的三千和硕特骑兵也订购了一批新式装备。

从棉甲到马刀,再到头盔、火铳、帐篷、毡毯等一应俱全,虽然方便,但这也不是笔小钱。

最后他跟卫藏衙门达成协议,拿了后藏的一些收税权抵押,以后后藏的税直接交给卫藏衙门,卫藏衙门则向大明商人招标承包,商人承包税收后,按约定每年把一部份税交给卫藏衙门,充抵军费借款。一部份交给达延汗,剩下的则是商人利润。

一个看似几方都还满意的结果。

经过城门的民兵检查,达延汗只带了一小队侍卫进城,看着沿街叫卖的热闹场景,很是羡慕,这一天得多少交易,收多少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