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破。
虽经过大半年的维修,但有皇帝旨意在,能用就行的要求,所以官员们也都是奉旨行事。
原来北京外城外的那些成片的居民棚户区,鞑子走时就放了火,烧的基本差不多了,贫民的窝棚,还有那几条沿街商铺,还有一些城外的作坊,全都烧了。
太子来后,便干脆让人把城墙外的这些过去因人口增多而扩建的棚户区给彻底的清理掉了,反正现在也没这么多人了。
清理整平后,也让北京外城墙重新显清晰显露。
护城河疏浚,城墙城门简单修葺。
四九城里也着过火,大多毁坏,也干脆进行了一番清理,扩建乱搭的,都干脆拆除清理干净。
到处一通拆除清理后,这北京城破虽然仍然灰头土脸的,可却整齐多了。
各部堂衙门派了先头部队来京,也是各自进驻接收自己衙门,并自己动手恢复整理等。
在中秋节的时候,北京城里,朝廷各衙已经开始正式开衙办事了,皇帝重阳节后到,已经是来的晚了。
京师虽遭鞑子破坏,但底子还在,大明迁都虽然有些急,可威望在这,各地商帮争相赶来。
太子主持下,对整个北京内外城重新规划了一下,居民区、住宅区、还有各衙门办公区,又有作坊区、商业区。
在原有格局上,进行了一番调整。
甚至城外拆除的那些空地上,也已经开始提前做规划部署。
这些规划好的地,招商承建,建好后出售或出租,由于采取与承建商合作的模式,建好后,把一些地皮或是房屋商铺等给承建商,允许他们出售或出租或自用等,进展的挺顺利。
反正朱以海进城的时候,几条主干道已经修好,甚至比以前还要整齐大气些。
而城头上架设的大炮,肃立的戎装禁军,也让人很有安全感。
皇宫紫禁城经过了简单的修整,虽说是简单,但不论是太子还是阁老们都没敢大意,再经费有限,也得抠一些到这里来。
虽没全面大修,但也不会出现到处荒草,甚至屋顶漏,房屋破损这些情况。
红墙也都漆了一遍,屋顶的瓦也都检查,破损的都更换了,连梁柱也都重新上了漆。
表面看来,还是非常光鲜的。
不过里面陈设就显得有些简单了,但凡值点钱的东西,都被鞑子带走了。
朱以海并不太在意这些,他甚至都没怎么发现到这点。
太子向他请罪,他才注意到,只是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都是些装饰之物,不打紧,先办好正事。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把京津恢复的这么好,太子这趟差事办的非常出色,朕很满意。”朱以海拍了拍弘甲的肩膀,表示嘉奖。
朱以海在南京紫禁城住了一段时间,北京紫禁城基本上就是以南京紫禁城为蓝本建造的,总体格局基本一致。
“相比起东京蓬来宫,这里可宽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