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公使钱里拿银子给大家发赏,每人两块龙银,大家加紧干,等顺利办好这桩差事,到时我给大家每人再申请三块龙银。”
一听有五块龙银赏银,还有羊肉、鸡汤,中书舍人们倒是劲头大增。
······
因为这次换阁,以及朝廷六部两院、地方督抚等大调换,皇帝还特意下旨,大赦天下,又给文武百官加阶加俸,给御营及各地将士们发赏银。
所有官吏加俸一月,御营京营加饷两月,屯镇外镇等加一个月。
皆大欢喜。
在这喧闹中,上元佳节也热闹的过完了,这天晚上,皇帝还带着皇后嫔妃、皇子,以及大臣们在宫门放孔明灯。
无数孔明灯放飞,满天如繁星,带着君臣百姓们的美好期盼,越飞越高。
节后,朝集使们也陆续返回,不过好多朝集使官职已经变动,尤其是高级督抚布按等,不是升迁就是对调。
每天都有官员排着队陛辞出京。
上任内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们也都率先出京,而文安之等年前还是地方经略总督的大臣,如今却成了新内阁大学士们,留在京师。
朝集使陆续离京,这边绍天朝第二科会试便又开始。
这次皇帝仍然设南北两榜,各取进士五百,又设恩科两榜,各取三百,然后博学宏词科,又取了地方督抚布按巡按分巡们推荐上来的品行兼优文词书法卓越士人百人。
经过紧张的几场考试,放榜取士。
紧接着又是殿试,天子亲自出题并阅卷排名,点选出一二三甲。
本来一科录取顶多三百余进士,可皇帝每次都录一千,还要再加个恩科。
两次制科两次恩科,加个博学宏词科,皇帝录取小五千进士,当的以往十几科,三年一科,绍天四年时间录取的进士相当于以往四五十年录取的数量。
本来以前就算南北二榜,也只是会试时按比例从南北各省录取贡士,然后再统一参加殿试。
而殿试仅是进士排名,并不会淘汰。
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当然也只各一个。
可朱以海上届会试就是会试时南北士子各在一个贡院考试,分开考试分开录取,各录取相同数量,然后殿试时,也是分两边考试,仍分开两榜录取。
所以状元郎有两个,榜眼更是各有两个,探花也更是各三个。
今年也是如此,还有恩科。
所以今年总共是是四张进士榜,四个状元郎、八个榜眼、十二个探花,一甲就足二十四个,这还没算特科的博学宏词科,他们还不在这四榜。
四位状元分别是常科北榜山东新城王士祯,南榜江西傅以渐,恩科北榜李缙明,南榜江苏嘉定李奭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