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都还是属于公开的成例,也就是约定俗成的东西,你不能破坏,送多少,收多少,都有规矩,否则就是坏了规矩,以后你可能就站不住脚,办不成事。
此外官场上还有三节两寿的规矩,端午、中秋、年节以及上司和夫人的生日,那都是得送礼的,而且也都是有具体约定数字的,比如总督是六百,巡抚五百,布政使四百,按察使三百等。
当然,各地贫富有差距,所以具体的也会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不同地方都是有这种规矩,你不能乱来。
颜克英虽是军官,但军中也一样是这套规矩。
给上面孝敬,送年节礼,收下面军官孝敬,甚至克扣点兵饷什么的,那都是非常普遍且正常的事情,而且都是有成例的。
当然,做为高级的军官,他们自己也还得养家丁,还得请幕僚师爷,师爷分担不同任务,像他这种级别的,请师爷的薪水也不低,一年要三至五百两不等,一年光师爷薪水就得起码一千五甚至往上。
这种规矩,那是多年积习,颜克英哪怕属于非正规的副总兵,但每年这迎上接下的这银钱往来也得有几万两。
除去对上孝敬的,其实他还能余下个万八千两的,然后他自己还是船东,贸易有直接利润,加之是一官党的元老,每年还有不少的分红,但是他的兵,也大多是他的私兵,所以这方面开销也不小。
他在这御营呆了好多天,却没收到银子。
官员们前来,都只送了点土特产之类的玩意,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什么茶叶、黄酒、火腿之类的。
这让他很疑惑,这些人是瞧不起他吗?
想起他之前在南京短暂的呆了三天,当时去的匆忙,也没准备好孝敬,本来也是打算等这边安顿好,再进京一趟,把该给的孝敬送去的。
谁知道,现在一点孝敬没收着,难不成要他全都自己掏?
“伯爷,小的打听到,御营这边规矩多,不准乱送礼,尤其是不准送银子,否则就是贪污受贿,顶多能送点收点不值钱的土产,御营更不许克扣兵饷,但是朝廷有给军官们相应的名粮,官兵粮饷还都提高许多,甚至营官开始,视带兵数量,俸银也更高,营官就每月有一百五十两起了······”
“还有这种事?”颜克英不信。
他虽然海贼出身,但也早漂白当了多年朝廷军官,也是跟朝廷的那些总督巡抚巡按藩臬兵备等打过交道的,不管文官还是武将,哪个不收孝敬,哪个不收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