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表现的是一脸为难,见下面兄弟们脸色各异,最后还是爽快的一挥手,“众位兄弟的名字均为太上皇所起,岂能够轻易更改,朕就开恩命众兄弟不用改名。”
八爷抿了抿嘴,老四这招可真够恶心,转了一圈名字没改,结果还是他的恩典。
最终还是跟其他人一同叩谢。
说完了这件事之后,四爷有关心起黄历的事来,对着内阁说,“皇帝历以后改名为公历,第一年便改为公元1年,你等尽快将公历算出来算出今年是哪一年,以后年号跟公元并用。”
内阁大臣领旨。
四爷烧了两把火之后,还剩下一把火,这最后一把火就对准了户部。
“清查往年积帐,朕看着廉亲王做的不错,可继续担负这个重任。”
户部一直是八爷在管,宗室那边因为有海运商贸补血,所以亏空还的容易,不过一些边缘的勋贵就不一样了,这些在京城消息不灵通,已经错过了之前的海贸。如今这肥肉已经被宗室给把持,些许人根本进不去,这导致还有一部分账仍然没有收回来。
这其中有些勋贵都是随同皇帝攻打三分时被封的,这些国公府、将军府因为后继无人,跟不上去,对于朝中的消息也不灵通,偏居于一隅,关上门过自己的小日子。
而这些才些此次收账的主要目标
八爷站了出来说,“皇上,这些人对我大清都有功,此时逼着清缴欠银,要是传出去……”传出去肯定说新帝容不得人,拿这些功臣开刀。
四爷听了之后,眯了眯眼看向八爷,八爷毫不客气的回视回来。
四爷心想这才对嘛,老八怎么可能就这么轻易认输?
“朕相信廉亲王一定能收回这些积账,若是收回来,朕在汗阿玛面前给你请功。”
当然四爷也知道老八不是那么轻易打发的,便继续道:“廉亲王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想必这点小事应该能够办妥。”
一同站在大殿的大臣,仿佛察觉到皇帝跟廉亲王之间的火花,大气也不敢出。
最后还是八爷退后一步,“那臣弟就接下这个任务,保证不会让皇兄失望。”
虽然已经离开了紫禁城,但畅春园的太上皇,很快就得知了朝堂上发生的事情。
毕竟才刚退位,对于朝廷的事情,太上皇仍然了如指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四爷下了朝之后很快来给太上皇请安,请安之后,太上皇指点他,“清剿欠银一事你办得太急躁了。”
四爷干脆的承认了,然后说,“儿子就知道急了些,可如今时不待我。”
太上皇扭头看向他,“哦,发生了什么事?”
四爷当即开口说,“这些年来,因为跟外界贸易大量的热钱涌入了大清,相当一部分抬高了物价,儿子经过清查发现光是京城,原本一文钱两个的鸡蛋,如今只能买到一个,还有米面粮油均有上涨。”说到这里四爷深吸了一口气,跟太上皇说,“最最重要的是外城已经有人开始囤积房产。”
皇城之内的房产,除了旗人,民人是无法购买,但是外城就没有那么多禁锢。
太上皇没能明白,这些跟急着收回欠银有什么关系?
四爷继续说下去,“一旦外城的黄彩被人大量的囤积在手中,就会使得百姓看到机会卖房,到时外城的房价肯定会上升,商人见利,必定也会涌入进去,大量的钱财涌入的房产之中,一定会使京城的房价高得无法承受,失去房子的百姓,就算手里拿到钱,也买不回原来的房子,这些无房的百姓肯定被逼离京。”
太上皇“嗯”了一声,示意他继续说。
“房价一高,商铺的价格也会上涨,价格一上涨,商铺内的货物肯定跟着上涨,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导致物品上涨到百姓都无法承受。”
这一点是肯定的,太上皇光一想就能想到这个情景。“那你说说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莫非将欠银收回来,由朝廷将那些房子购买下来?”
四爷继续说,“儿子是有此打算,由朝廷将房子拿下来,然后分租给那些百姓。”
太上皇“哼”了一声,“这是愚不可及之举。”
四爷顿时有些傻眼,这个举措还是学皇帝建旗房,怎么在内城可以做,怎么在外城就成了愚举?
太上皇立马教儿子,“朝廷有多少银子可以拿来买房?这种情况肯定不止京城有大清各处都有,莫非全都要朝廷来收这个烂摊子?”
四爷顿时醒悟过来,然后问太上皇,“还请汗阿玛指点儿子。”其实他哪里不知道,不过是听从敏宁的主意,特意找点事来询问太上皇。
太上皇有些得意,果然没了自己儿子就玩不转。
摸了摸胡须,太上皇想了想说,“这事还真有些难办,银子进入民间,不可能物价不上涨。不过老四……”太上皇扭头看着他,“粮食价格可千万不要动。”
太上皇在位之时,一直打压粮食的价格,所以百姓才能够买得起粮食,他就怕趁着这回粮食跟着上涨。
“儿子遵旨。”四爷当即应下了。
太上皇满意的点头继续说,“房价问题那只能治标而不治本,此事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说清楚的,此事你回去跟内阁商议一下该怎么处理。”
太上皇又将问题扔回四爷头上,他都已经退位了,这种麻烦事还是由儿子自己处理。
四爷愣了一下,没想到太上皇根本没想着管。
太上皇见儿子傻眼了,心里有些得意,随后又说起欠银的事情,“欠银一事还是先缓缓,都是老臣,莫要真伤了体面。”
四爷立即明白,收回欠银一事在太上皇活着的时候手段就不能太激烈。
四爷回到宫中,在养心殿将余下的奏折给批阅之后,看到天色已晚,才想着没跟敏宁说一声。
自打四爷登基以后基本上都在敏宁那一处歇着,一点也没有掩饰。
其他嫔妃倒是习惯了,毕竟在府邸的时候,四爷基本上也是歇在贵妃处。
这回不过是回到从前吧。
反倒是年氏气性非常大,这一入宫就失宠,对于她来说绝对是巨大的打击,这不,刚过了元宵节就琢磨着争宠。
“万岁爷,年妃娘娘送来了养生汤。”四爷当上了皇帝,苏培盛跟着鸡犬升天,成了养心殿的总管。
这回送汤来还能是什么意思?不过就是在提醒四爷莫忘了过去她。
四爷一看屋里蜡烛都点亮了,顿时回过神来,捏了捏鼻梁,然后问苏培盛,“年妃可有什么话传达给朕?”
苏培盛当即回答,“年妃娘娘只交代万岁爷保重龙体。”
四爷嗯了一声,然后又问,“贵妃有派人过来吗?”
苏培盛回答:“贵妃未派人过来,爷,这汤……”
四爷看了一眼苏培盛手中的汤,“赏你了。”又想到年羹尧还有大用,不能够真的叫年氏放到一旁,四爷又道:“摆驾前往翊坤宫。”
“娘娘,万岁爷来了。”
四爷的辇轿一过来,年氏宫中的人看到最后便大喜,连忙向年妃报喜。
这使得年氏苍白的脸染上了一丝血色,她连忙喊人给她打扮,这时候也来不及换衣服了,只能描了眉,扑了粉,上了胭脂。
“见过万岁爷。”四爷刚一走到门前,年氏就娇滴滴的站在门前跟四爷请安。
四爷喊了一声平身,便不客气的往里面走。
等坐下之后,四爷才看向年氏,“在翊坤宫过得习惯吗?有什么需要添置的,尽管跟皇后说。”
年氏坐下之后,才回答:“宫里一切都好,只是有些想念潜邸时的生活。”那时候她想见万岁爷可是很容易,可如今她连万岁爷的影子都够不着,只能待在宫中等待万岁爷过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四爷当做没听出她话语中潜在的意思,点了点头说,“那就好,这段时间这里很忙,也顾不上后宫,有什么事就找皇后。”
年妃一听很想反驳,既然顾不上后宫,为何每日都往贵妃院子里跑?
年妃也知道自己肯定是管不住万岁爷的,又想到当日在畅春园所见到的年妃便有些失落,万岁爷和安贵妃莫非真的是鹣鲽情深,连她都容不下?
四爷也没有多呆,询问了一会儿便摆驾离开,年妃呆呆的坐在椅子上有些怔愣,莫非这就是她将来所要过的日子?
四爷登上了皇位,那么敏宁手下的生意自然不用顾及他人,可以大肆扩张。
这样一来,她便忙了起来,秘书室不停往宫中传递文件,让她签名。
敏宁目前只掌管两件,是一个是人事权,一个是账务。
当然,账务只涉及十万以下,凡是牵涉到十万两以上的支出,全都需要她过问。
十万两以下集团自己可以处理。
这回到时候扩张需要她签名的地方就多了,各地所需要开的公司和工厂,以及沿海造的船厂等等。
好在铁路这一块除了蒙古还在手上,从京城修往天津,天津再修往河北的都招标交给了商人去管。
任务分派出去之后,铁路修建便大肆扩张起来,不过钢铁又成了稀缺品。
又需要建设钢铁厂,没有铁,铁路修建可就中断了。
商人再有钱,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回就是选了几个铁矿区,下面便呈上来让敏宁挑选。
敏宁看了好几个地点,最终选择了盛京,可盛京这地方属于爱新觉罗家发家的地方,哪能够轻易动土,更何况是挖矿。
敏宁为难起来,要是太上皇不在的话,她还能够说服四爷,这回就算说服了四爷,太上皇那边肯定也不会同意。
挖了大清的龙脉,就相当于断了国运,太上皇肯定不会答应。
敏宁想了想,又想到距离盛京不远处的金山来,原本不想动本土的金山,还想将金山继续放在地下留给子孙后代,然而看来这回是不动不行了。
四爷过来就看到敏宁在深思,手下摆放着不少文件。
悄无声息的走到敏宁身后,他一眼就看到文件上关于铁矿的事情。
他挑了挑眉,铁矿可是朝廷专营,又不是安佳氏身份特殊,也不会容许她私自挖矿。
“这些矿都属于朝廷的,不可能划给你。”
敏宁听到声音,吓了一跳,摸着胸口才回头看向四爷,“吓死人了,你走路怎么也没个声?”
四爷摸了桌上的一个桔子,在敏宁身边坐下,然后继续说,“跟你说了铁矿的事,你想都不要想。”
敏宁摸了摸鼻子说,“这可不是我想要铁矿,而是朝廷铁矿的产能太少,根本跟不上修建铁路的速度。”
一听到铁路,四爷掰桔子的手立即停了下来,“哪一段停了下来?”
敏宁接过他手中的桔子说,“正巧就是京城到天津那一段,那里修的最快,所以最先断了。”
四爷可是知道太上皇一直关注着铁路的事情,当即开口,“属于国家的铁矿,肯定是不能给你的,你给朕出一个主意,我拿其他东西跟你换。”
敏宁可看不上四爷手中的那点东西,随即想到什么,她眼睛一亮,“那就拿这个地方的矿石来换。”她指着盛京不远的那一处山脉。
四爷哪里不知道,她看中的都是好东西,立时起了疑心,“这里有什么?”
敏宁松了松肩说,“没什么,就是有个小金矿可以。”
金矿?
四爷停下手,抬头看向她,“你之前不是说不要大量的金银涌入民间吗?”
敏宁回答:“可我也说了,得让纸币跟金银挂钩,那么要印纸币的话,得有金银作为支撑,我这边自然需要大量的金银。”
四爷不由深思起来,“可以,不过朝廷的拿六成。”这几年她辛苦攒的银子都被太上皇给败光了,结果等四爷登基之后,看着那空荡荡的国库,简直是欲哭无泪。
不仅敏宁缺银子,就连四爷也缺银子。
敏宁断然拒绝,“这是不可能的,最多只能分朝廷两成。”然后她看着四爷说,“爷,你能讲讲道理吗?那金矿是我的人发现的,挖矿也是我处理,不可能白白分给朝廷六成银子。”
四爷退后一步说,“五成。不然你去跟太上皇说,太上皇可没我这么好,说话肯定直接将金矿全都没收。”
敏宁瞪眼看他,“最多四成。”
四爷嚼着桔子,咽下之后砸吧了一下嘴,觉得这应该是她的底线了,便点头同意。
敏宁暗下欣喜,那个金矿处含量可不少,照现有的技术,最起码能挖一百多年。
这批金矿要是挖出来,银行就有了立本之地,能保证纸币□□的不能再□□。
※※※※※※※※※※※※※※※※※※※※
眼疼,有虫子明天再抓。
喜欢炮灰奋斗史[清]请大家收藏:炮灰奋斗史[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