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清穿的日子(81)(1 / 2)

炮灰奋斗史[清] 玄北 9876 字 2023-03-31

小禄子离开后, 屋子里就剩下敏宁跟苏培盛。

敏宁指尖拨动着茶碗, 然后指着旁边的椅子说,“苏公公还请起来坐吧,不知道可否给我说一说当日的情景?”

苏培盛起身, 半边屁股挨在椅子上, 忙回道:“回安主子的话, 奴才当日离得远, 并没有听到万岁爷跟爷到底都说了些什么。”

敏宁扫了他一眼,真是个滑头,看来从他口中是问不出什么来。

敏宁还在寻思着当日皇帝到底跟四爷提过哪些事,银行一事她是知道的,那肯定还有其他事。

不然四爷前段时间也不会插手庄子中的事。

皇帝肯定跟四爷还说过其他事。

等苏培盛离开后,敏宁继续待在屋子里沉思。

过了一会儿门口来了人, 敏宁抬起了头。

门口的人朝敏宁微微一福身,“主子, 医学院的那边的汪大夫已经来了, 如今正在跟小格格诊脉。”

敏宁眉头皱起,想起来今日还接了个麻烦,便道:“行, 我知道了。”说完她起身,往后院走去。

小格格被安排在正房后边的抱厦内, 跟几个小的隔离了大半个院子。

敏宁进屋的时候, 里面正有一位年轻的医生拿着听诊器听着小格格的心口。

那年轻人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 见到敏宁起身行礼。

敏宁按了按手, 问年轻人,“不用多礼,继续给小格格诊治。”

这个年轻人姓汪,名洋,休宁人,是亳州医学院那边年轻一代的娇娇者,今年毕业后直接派来了京城,作为分院中年轻的夫子带新的学生。

别看他年轻,但经验却丰富。

敏宁对他的情况倒是稍稍有些了解,他原本是医学世家,曾祖父也是堂堂名医,年幼时跟随曾祖父学医。

自十年前曾祖父去世后,他便独立出诊给家乡百姓看病,醉心艺术,或是研究曾祖父所著的《本草备要》。

亳州医学院的开设,可是令江南杏震了三震,先别说那医学院中汇聚得上成千上万本的医书就令人垂涎不已。光是这种将医术高明之人全都聚合在起来教导年轻一代的模式,就令所有医学世家感到冲击。

一边为自己家的传承心忧,一边也想见识那医学院大量的藏书,左右不得之下,不少医学世家派家中孩子前往医学院就读,这其中就有汪洋。

起先汪洋是并不愿意的,毕竟他已经开始出诊,现在却要他进入一家学院当中重新学习,对于他来说完全是多做无用之功。

然而经过祖父的劝解,得知里面名医甚多,汪洋就同意了,他现在的医术到了一个瓶颈,要是能见到一些医术高明之人,光是被指点一番,就足够他有所领悟,行李一收拾就去了亳州的医学院。

不想到了医学院,见识到那些可以看见微小生物的显微镜后,汪洋就如同进入了新的世界。

他在医学院内疯狂的吸收着各种新知识,原先弄不明白的东西全都亲眼所见,比如他只知道热毒进入体内,会令人感染,却不知道这热毒是一种微小的病虫。

来到医学院后他如鱼得水,都不舍得离开,觉得这比他一个人在家闭门造车要好的多。

经过两年的学习,汪洋以头名结了学业,被派遣到北京来教学。

那边主要是考虑他是年轻人,脑子灵活,思想更加开放,所以希望他能教出更多像他一样的年轻医生。

汪洋也不负众望,来到京城医学院后,不仅一举治疗过好几次棘手的病情,就连在学院中所带的班级也是骄骄者。

上一回为了小儿子,敏宁就询问过医学院的那几位老大夫,均一致推崇汪洋来为小阿哥诊治。

汪洋挺有两手,小阿哥几次生病都被他一手调养回来。

这一次敏宁接了个烫手山芋,自然又让人把他请了过来。

屋子里不仅有汪洋,还有产婆以及两个丫鬟。

敏宁给碧影使了个眼色,两人走到了门外。

“怎么样?宋格格那边醒来没?”

碧影摇了摇头,“奴婢并不知道宋格格那边的动静,只知道宋格格身边的丫鬟去找过福晋。”

敏宁点了点头,“行,你去帮我看着四个孩子,要是哭闹起来就来喊我。”

碧影福了福身子退下。

敏宁站在原地,过了一会儿才进入屋里。

算了,四爷也去不了几天,大不了等他回来再说。

屋里汪洋正拿下听诊器,敏宁快速上前一步问道:“如何?小格格情况如何?”

汪洋回答:“回侧福晋的话,小格格心肺功能完好,只是因为早产身体柔弱,抵抗力极差。稍微一不注意,就容易生病,只要生了病极易夭折。得精心饲养,最起码在满周岁前不能生病。按照目前的情况看,若是生病的话,很难熬过去。”

敏宁一听,就知道问题原因所在了。

总之这个孩子得仔细看护,不能让她生病,但是她免疫力差,天冷了,天热了,而且气温稍微有点变化,她就容易生病,以现在她的抵抗力根本无法对抗病菌。

敏宁心想,除非活在现代的无菌保温箱内,不然很难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

难怪之前的大夫说这孩子很容易夭折,在古代技术不全,根本达不到那种地步,怎么可能不容易夭折?

敏宁看了一眼小格格,就连哭都没有力气,发不出声音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想了想她问,“若是造出一个盒子来,这个盒子里四季如春,又很少有病菌,那么能否令小格格活下来?”

敏宁现在只指望她活下来,最起码挺到四爷回来。

至于之后,既然有四爷这个当爹的来处理。

汪洋想了想,早产儿很难存活的原因,不过是无法保持自己的温度。

若是真的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以后即可以减少早产儿的死亡。

“希望很大。”

敏宁听了后,当即一喜,“行,我尽快让人做一个出来。”

不过最起码先解决的就是温度问题,好在温度计自玻璃制造出来后,也跟着制造出来了。

敏宁需要的是跟工匠们描述自己的想法,如何将温度恒定下来。

大约一天后,敏宁拿到了一个玻璃盒,看着如同小棺材一样,四面都有一个孔,可以让孩子放入孔中。

接着就是温度问题,经过研究之后,工匠们交上来一个底座,这个底座可以放入热水,只要到达一定温度,其中有个铜片就会弹开,阻止热气继续进入管道内。

只是这样一来,就需要时时刻刻有人看守,防止热水变冷,保温箱内温度下降。

为了见证这个新的仪器能否真的运转,汪洋每日来府中,时刻观察着孩子的情况。

孩子放入保温箱内后,情况慢慢稳定下来。

不过时常会发现缺水的情况,这就是因为仪器不准确,温度有时候会提升,带走孩子身体内水分的原因。

这一点得需要工匠继续改造,不过有了这个保温箱,对于这个孩子来说,总算是有了保障。

每日里,敏宁都会派人给保温箱拿去煮了消毒,这样一来因为时常要迁入其他的保温箱中,敏宁干脆抱厦的几间房全都改造一番,当成小格格临时的病房。

四爷赶在小年之前回来的,这一去就是半个月,中途倒是接到宋格格生了的消息。

但是没有想到回来后迎接他的,竟然是宋氏的孩子被福晋送给了安佳氏养。

进府后询问了苏培盛跟张起麟,他立刻知道了事情的经过,换了衣服就往后院走。

敏宁正在带着元宝在外面堆雪人,三个小的穿得厚厚实实,在奶嬷嬷怀里蹦哒,就像是在表达也想下来玩一样。

敏宁将两个一大一小的雪人搭好,然后在雪人的头上塞了一根胡萝卜和两个被染得黑黑的蛋壳,当成眼睛和嘴巴。

元宝带着小手套帮忙,玩得非常痛快,黑亮的小眼睛熠熠发光,脸上满是兴奋,“额娘,这是额娘,还要做我和弟弟妹妹。”

敏宁瞄了一眼丑不啦叽的雪人,拒绝承认这是自己,认真的说服元宝,“胡说,这明明是你阿玛。”

元宝歪着头想了想,然后恍然大悟,“原来是阿玛,那我们再做一个额娘吧!”

敏宁卷起了袖子,打算再接再厉,一定要做出一个美貌如花的雪人来!

刚进入门口看到这一幕的四爷一脸黑线,他身后的张保和苏培盛偷偷摸摸笑起来。

四爷继续往院内走,就被三个小的吸引住。

原来正笑呵呵看着大主子跟小主子一块玩的奶嬷嬷们,不经意瞟见旁边有人走过来。

这一看顿时愣了,忙抱着小主子下跪。

“见过贝勒爷,贝勒爷吉祥。”

敏宁和元宝都听到了动静,一同回过头来。

元宝眼睛一亮,张开手就跑了过来,“阿玛!”

四爷先是叫奶嬷嬷起身,随后一把接住了元宝,帮他按住了他脑门上的绒帽子,问他,“弘暻,在家时可有认真听你额娘的话?”

元宝喘着热气,挺起胸膛大声道,“元宝有乖乖的,还帮着额娘照顾弟弟妹妹!”

四爷顿了一下,露出满意的神色,随后又看向敏宁。

敏宁踩着雪地靴走了过来,这种用羊皮做出来的雪地靴,内部是毛茸茸的,中间塞满了棉花,外面再套了一层花布,一出现在市场上就离了大江南北。

实在是穿上这种鞋之后,再也不怕冻脚了,脚踩入软绵绵的雪地靴内,就如同踩在云朵上一样,走路稳当的很。

再加上底端采用胶底制造而成,就算在大雪天也不用怕雪水融化后浸湿了脚底。

“爷。”敏宁不自在的摸了摸头发,随后拿眼神问他。

干嘛总是看她?

四爷收回了眼神,然后看了一眼奶嬷嬷怀中的三个孩子,“大冷天,就别把孩子抱出来了。”

敏宁也没有出声反驳他,这个时候孩子穿的也厚,何况就站在廊檐下,根本吹不到冷风。

接触到外面的新鲜空气,也是想增加几个孩子的抵抗力,时常呆在暖房内,闻着那些污浊的空气那才更糟糕。

何况冬天里,外面很冷病菌也少。

四爷拉着元宝带头进了屋,屋里温度很低,因为敏宁撤了火龙,给屋子通气。

四爷一进来,敏宁就立刻让人将屋子重新烧起来。

几位奶嬷嬷看见四爷一声也不敢吭,当即退到隔壁厢房。

隔壁厢房里空气是已经重新换过的,火龙也已经重新点上,孩子这个时候过去也正好。

进了屋子,四爷先是扫了一眼,见没有见到宋氏的孩子,便问她,“那个孩子呢?”

敏宁先生没有反应过来,随后才明白四爷说的话,应该是指宋格格说出的小格格。

她指了指正屋后面,“在后面的抱厦。”

因为人来人往,往来的细菌也多,怕干扰到小格格,敏宁平日里都不让人往后面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每日她也会去看孩子,不过却是在自己孩子午睡的时候。

因为来去都很麻烦,需要消过毒,换过衣服后。

元宝紧紧的抓住四爷的手,抬头看着父母说话。

四爷低头看了他一眼,问他,“弘暻,饿不饿?阿玛让人给你做鸡子糕好不好?”

元宝当即高兴的喊出声,“好!”

四爷继续道:“那就让张保带你去。”

门外的张保很快进来,一脸和蔼的跟元宝说,“元宝阿哥请随奴才来。”

元宝高高兴兴的跟着去了。

敏宁忍不住捂额,哎哟,我的傻儿子怎么就这么容易被骗走了呢?

随即又看向四爷,心想,这人什么时候学会了她骗元宝的招数?

等元宝走后,四爷起身甩了甩衣摆,“走吧,带路。”

敏宁当即反应过来在前面带路,转过几道走廊后,来到后面的抱厦。

这个抱厦是独立的,是后来在正屋后面接的房子,原来是给敏宁生产用的,生产之后就空着了,如今用来给小格格居住。

抱厦一共是三间,其中最左边一间是用来换衣服的,另外两间都是给小格格居住。

抱厦四面的土地都被撒上了石灰,就连墙上都被刷上了石灰。每个房间都被重新改造,前后都被添加了大大的窗户。

一般某个房间要消毒,以及通风之时,小格格便会搬迁到隔壁去。

敏宁先带着四爷去了最左边的一间房,这里都是一股醋味,窗户通着风,在中间靠墙的位置有一个火炉缓缓的煮着一锅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