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厅的正中央,有个宽大的桌子,桌子上摆放着一个大大的沙盘。
沙盘用几乎和桌子差不多大的玻璃罩住,皇帝走到桌子前,看了看桌子上的沙盘。
沙盘上弯弯的水流,旁边有沙漠、有草原,其中有一大块地方被一座城市占据。皇帝眯了眯眼睛,才问四爷,“这就是互市的地点,怎么建的如此之大?”
前明建设的互市,顶多跟一个小镇差不多大,皇帝从来没有想过安佳氏竟然想在草原上建一个城市。
草原上的牧民逐草而生,皇帝并不认为建设一个城市就能将人圈住。
而且建造这么大的城市,就算朝廷都不敢想,安佳氏虽说赚了些钱,但皇帝并不认为她凭空能建造一个城市,更何况这座城市还让别人出钱。
四爷也是才知道安佳氏打算将互市建设成一个城市,虽然不看好,但还是恭敬的回答:“回汗阿玛的话,安佳氏曾经说过,这一代牧民可能不习惯,但随着草原的牧民富裕起来,城里的教育更加完善,就有可能会放弃以往那种放牧的生活,选择搬进城市里。一代又一代下去,才能够改善牧民的习惯。”
皇帝不置可否,反正朝廷只管在收税,也不在乎这个城市能不能建成,最后该如何收场。
又看了一眼整个互市,发现地下水道,以及城市的规划都非常完整,比京城还要强上几倍,皇帝心里有点不乐意了。
因为皇宫太狭隘,才不得不搬到畅春园去住,京城的地下排水设施已经用上了几百年,早就老化不堪,时不时就出现积水排不出去。
弄得整个京城都像是生活在废水当中,如今跟这个新城相比,京城就如同年迈的老人一样,而新城才如同冉冉升起的旭阳。
“这个城要是真建成,记得提醒朕北巡时务必得去看一看。到时候,看能否将京城也改造一翻。”皇帝这句话就像是随口提到一般。
跟在身边的几位皇子面面相觑,不知道这句话是真是假。
四爷垂下眼睛没有说话,因为安佳氏他这段时间已足经够显眼。
隐约感受到其他几位兄弟的排斥,好在他一心处理土伯特的事,不结党不营私,才令汗阿玛没有对他生疑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皇帝转过身又看了一眼大厅,在沙盘旁边全都是一张又一张的圆桌,每张圆桌配着十把椅子,近百张桌子足可以坐下近千人。
“不是说有贵宾室吗?在前面带路。”
四爷看了一眼旁边叫住一个端酒的仆人,那个仆人就将盘子放在一旁的桌子上为他们带路。
一行人转而上了二楼,通往二楼的楼梯是旋转形状,整个拍卖会场就跟西洋人的城堡舞会大厅一样又高又大,从外面看就发现整个是个蜂窝形状,这些蜂窝全都是一条条钢铁打造,钢铁上面镶嵌着透明的玻璃,抬头再往上看,是玻璃吊灯那根黑色的长杆,再往上就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玻璃窗。
屋顶上的雪花慢慢覆盖了玻璃,大概是屋里太温暖,导致一些雪花落在玻璃上就被融化,融化出一颗又一颗水珠,顺着玻璃窗流了下去。
皇帝看着这个屋子一脸赞叹,“这里很不错,莫非请的是西洋的匠人?”
四爷恭敬的回答,“听说是请了洋人来参考,所以屋里面的景致跟洋人那边有点相像。”
皇帝又看了一眼吊灯,“这吊灯也是洋人那边传过来的?”
“是的,听洋人描述过,就跟一些玻璃厂下了订单,这些都是能工巧匠,稍微试验了一下,就将玻璃吊灯做了出来。还添加了些石料,做出了不同的颜色。”
“玻璃厂做出来的?”皇帝的语气有些怪异。
他不是不知道自己那几个儿子挖自己的墙角,玻璃成熟的制造工艺,就是从他那几个儿子厂里传出去。
到如今,玻璃厂已经在大清遍地开花,贬值再贬值。原来那价值连城的千里镜和梳妆镜都被研究出来,价格都直线下降。
导致有些洋人千里迢迢运了镜子过来结果都打了水漂,大清的镜子比洋人的镜子还要大,还要照的清楚。
听到洋人遇到的尴尬情景,皇帝是又好气又有些好笑,自己这几个儿子也算是错有错着。
同时他也想到造办处确实做了不少好东西,比如那计算器,造出来只供他欣赏。可被老四家的弄到手后,转眼就改造,压低了成本。
户部反而要跟老四家的花银子买,如今稍微有点见识的商号,哪一个不准备上一台计算器,用计算器来计算可比算盘还要少出错。
用不好算盘的,完全可以用计算器来替代,不比算盘算的还要慢。
还有那显微镜,当时有传教士跟他描述过,可他从来没有想过弄一台来大清。
也从来没想过显微镜可以跟疾病联系在一起,他手下的暗卫可是跟他报过,安佳氏手下的那家医学院,研究出来不少对症的药物,大部分都是用显微镜的功劳。
这样一想他手里还有不少东西,完全可以交给安佳氏处理,到时候换了银子,也可以填补他的私库。总比被一群硕鼠儿子偷偷摸摸的啃他的墙角来的好。
他这个皇帝也穷呐!
私库里稍微积攒点银子,就被户部尚书给盯上,转眼不是这里闹了水灾,就是那边出现旱情,他的私库完全不够填补。
二楼总共有十个房间,每个房间面对外面时都有一个大大的玻璃窗户。
这个玻璃窗很奇怪,从外面看不到里面,然而从里面却能够看见外面所发生的一切。
皇帝看了很新奇,没想到玻璃流入民间后,会有这么大的改变!
十四阿哥也看到这个怪异的情况,就开着门不停的出出进进,还不死心的脸贴着玻璃往里面看。那扁平的脸逗的房间里的皇帝笑出了声,伸手挥了挥,想起他看不见又道:“胤祯你进来,都是已经快要成亲的大小伙了,怎么还这么顽皮?看看你十六弟都好好的坐着呢。”
十四阿哥一听到声音好了进来,并且带上了门,然后现在嘴巴不依的抱住了皇帝的手臂撒娇道:“汗阿玛,这么好玩的东西儿子要给额娘也安上一个,回头也让她乐呵乐呵。”
皇帝很享受儿子的撒娇,一挥手道:“这事我可做不了主,问你四哥去。”
十四那个一脸嫌弃的看向四爷的面瘫脸,回头又跟皇帝说:“四哥这人可难说话了,还不如去找我小四嫂去!”
皇帝却拍了拍他的手道,“你四哥以前是有些性情急躁,如今算是改正过来了。”
只是改正的有些过头,向冰山脸发展了。
十四阿哥在心里吐槽。
皇帝出行,身边都有起居郎将他的一言一行记录下来,虽然未必登录起居注中。
四爷看了一眼旁边的起居郎,不乐意了,当即上前一步开口,“汗阿玛,儿子多年前是有这方面问题,可这些年已经改正了,这些就没必要记载下来了吧?”
皇帝跟着看了一眼奋笔疾书的起居郎,立即明白自己儿子的意思,开口道:“好好好,回头就让起居郎将这些给划掉。”随后又对四儿子告诫了一句,“这些年你是改过了,这一点很不错,不过以后遇事要记得戒急用忍。”
四爷点头称是。
皇帝倒是觉得挺美,儿子还挺听他的劝告。
皇帝小时候没有得到先皇的宠爱,所以等自己儿子出生后,难免会多宠了一些,虽然说这当中最疼爱的是太子,但其他儿子也没有忽略过。孩子小时候的课业,他每日都会过问,也就是这些年,这些儿子一个个长大了,就如同翅膀硬了的海东青一样,不停争斗,令皇帝有些不喜,转而宠爱起了未成年的小儿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这些未成年的小儿子天真的依赖在他身边的时候,才能让被成年儿子的争斗伤透了心的皇帝,稍稍开怀些。
十四阿哥在一旁翻了个白眼,然后拉着皇帝的手晃了晃,“汗阿玛,儿子听说小四嫂也来了,儿子想去找她可不可以?”
皇帝被晃得有些眼晕,收回了手,挥了挥,“去吧去吧!”赶紧走,免得又来跟他捣乱。
十四阿哥一听,朝四爷露出一个得意的神情,随后打开门跑了出去。
一旁的十三阿哥也坐不住了,跟皇帝说,“汗阿玛,儿子要出恭,也想出去。”
皇帝点了点头,十三阿哥就立即跑出门,朝着十四阿哥追上去,他得帮着四哥看着小十四点。
一旁的九阿哥从盘子里抓了一把瓜子边磕边说,“旁边那个小门后不就是出恭的地方吗?小十三怎么还往外跑?”
老好人八阿哥帮忙打岔,“或许十三刚才没看见。”
四爷垂着眼睛,手里不停的拨动念珠。
皇帝看了他一眼,想到自半年前老四没了长子,手中的念珠就不离手。而且听说他那个府里都快成了庙,时常请和尚入府讲经,皇帝真怕这个儿子一个不注意出家了,随即关心起四儿子来,“老四听说你府里安佳氏所出的小阿哥如今还没有取名,要不要我帮你取个?”
这是在提醒四爷,虽然死了一个儿子,但不要忘了他还有其他儿子。皇帝也有些愧疚,在太子这件事上,确实委屈了老四。
其他皇子一听,顿时朝四爷射出羡慕嫉妒恨的目光。
四爷自然是愿意,当即拜谢,“儿子多谢汗阿玛赐名!”
皇帝想了想,才道:“回去后让钦天监去给你那小阿哥合合八字,挑几个好听的名字出来。”
四爷之所以一直没有给元宝起名字,那是因为他不甘心日字旁的好名字都被别人家的孩子给占了。
挑来挑去都没挑到一个合心意的,看看哪一个都觉得配不上自己家那胖小子,取名这件事就这样给耽搁了下来,到如今元宝小阿哥仍然叫着乳名。
九阿哥往脚旁的篓子里吐瓜子皮,抹了一下嘴巴对皇帝说,“汗阿玛,你是没见四哥家的那小子多好玩,胖嘟嘟的完全不像是四哥的种。”
一旁四爷的利眼射了过去。
什么叫做不是他的种?
九阿哥才不怵老四那眼神,他有八哥帮他挡着。
一旁的五阿哥恨不得捂住老九的嘴,没看见四哥看他的眼色,都快射刀子了吗?
五阿哥觉得自己真是悲催,有这么个嘴巴关不住的弟弟。
皇帝却来了兴致,示意老九继续说。
九阿哥滔滔不绝道:“汗阿玛,上回四哥带着那小子去宫里给德额娘请安,儿子正好碰到,这一看顿时大惊了。那胖嘟嘟的小脸,肥嘟嘟的身子,一看简直是儿子的翻版。要不是知道儿子只生下了女儿,可能当时就以为四哥家抱错了孩子,还跑去逗那小子告诉他我才是他真正的阿玛……”四爷目光已经不射刀子,而是看九阿哥的眼神跟看仇人一样。一旁的五阿哥捂住眼睛都不敢看了。
九阿哥正说到兴奋处,还拍了一下大腿,“您知道那小子怎么回答的吗?”九阿哥也不知道是不是心宽体胖,知道成了亲以后,就跟他后院那些怀孕的女人一样,肚子是一天比一天挺。
到最后皇帝都懒得看这个儿子一眼,实在是这个儿子在其他儿子中间一站,就独具一枝,活像九阿哥是从哪里抱过来的一样。
实际上九阿哥这个发胖的体质,很像皇帝的祖父太宗皇帝,宫廷里流传来的画像显示太宗皇帝当年也是胖乎乎的。
只是人家是中年发福,老九才二十出头就胖成这幅模样,实在令皇帝觉得碍眼。
没办法,谁让皇帝是个颜控,朝廷取仕都得挑颜值高的。
最最紧要的是这小子还喜欢往他面前凑,致使皇帝都想开口劝他减肥。
“哦,老四家的那小子是怎么回你的?”看着在那满脸横肉,皇帝觉得辣眼睛,还是很捧场的问道。
九阿哥当即竖起了一只手,“那小子当时就张开手跟儿子说,喊一句,得给他两块糕糕!”
“当时儿子就傻了眼,心想四哥家的那小子也太好哄了。就让人端了一盘奶糕给他,结果这小子精的狠,抓了一把奶糕就跑了!”
四爷的脸色缓和了下来。
皇帝啐了他一声,“让你骗小孩子,结果反倒被一个小孩子给骗了,真是活该!”
皇帝听九阿哥这么一说,顿时对老四家的那个小阿哥有了印象,转身对四爷说,“回头过年的时候将小阿哥带进宫来,让朕来看看是不是真的那么不好骗。”
皇孙当中也只有太子的长子弘晳得皇帝另眼看待,儿子一多,这生下的孙子也就多。
皇帝对待皇孙可没有对待儿子那样有耐心,大大小小的几个皇孙,真正让皇帝有印象的也只有各府的长子或嫡子,毕竟这些都在上书房读书,至于其他下面的孩子都没有资格面圣。
皇帝日理万机,哪有功夫顾得上每一个孙子,更何况是让皇帝帮着起名。
所以之前皇帝说要给老四家孩子起名时,其他皇子才会那么羡慕嫉妒。
四爷当场应下,连之前老九怀疑元宝不是他的种这种事都大方的原谅了,不管老九是好心还是坏意,但最后得到好处的总是他儿子。
喜欢炮灰奋斗史[清]请大家收藏:炮灰奋斗史[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