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的说,是没到过建邺城内,毕竟傅津川上次率军在建邺城外待了半个多月,却无缘入城。
所以众人面对眼前的景观,也多少也都新奇之感。
终于,船靠了岸,船梯搭好之后,太子殿下身穿袍冕,径直走下船。
齐王赵元槊立即上前两步,“臣弟,拜见太子殿下。”
“臣等拜见太子殿下。”
赵元檀朗声道:“诸位免礼。”
“谢太子殿下。”
“罪人赵成濠,拜见太子殿下。”
“免礼,迷途知返,善莫大焉。”
“谢太子殿下。”
在码头上参拜大礼之后,赵元檀登上辇车,还特别让齐王赵元槊同乘,以示嘉奖亲近之意。
“元槊这次统兵十万,两月之间,先后收复十余州,光复建邺,已经有名将之风了。”
赵元檀对于赵元槊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最起码没有乱作为,所以此时也是不吝啬夸赞几句。
“皇兄过奖了,江南之役,行军路线和前后难易,是傅三郎在扬州就谋划好的,来回大军行进开拔,安营扎寨,各军军资供应,都是杜将军和扬州都督府的幕僚们操持,这十万大军若是让我自己来带,不知道要出多少乱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要是被人夸他一句名将之风,他说不定就含湖应下了。在太子长兄面前,怎么好意思?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yeguoyuedu 】
毕竟傅津川在制定行军计划,以及如何分兵,先攻何处,都是在扬州刺史府,当着东宫一众僚属面前耳提面命的。
实际上操持事物的,也都是扬州都督府的幕僚,老将杜客师,更是朝野皆知的英国公府门下。
先后在傅巽、傅懋修、傅津川祖孙三代麾下效力。
这要是回了上京,跟不知道内情那些皇弟们吹嘘一番还可以,长兄赵元檀这么夸赞,怎么好意思直接就认了?
赵元檀闻言笑道:“盛名之下,还能保持本心,也算难得,这用兵的本事,可以历练,多在军中跟将领们讨教,能不耻下问,也是为将者该有的胸怀。”
“臣弟明白。”
兄弟两人能像现在这样说话的机会也并不多,其实赵元槊有时候很羡慕傅三郎可以跟长兄赵元檀言谈无忌,相交深厚。甚至出入东宫如履平地。
齐王或者其他皇子亲王,虽然跟太子是亲兄弟,血脉相连,但君臣名分早定,必须恭敬有礼。
一句略显轻佻的“檀哥儿”,满上京城也就两个人能这么称呼太子殿下。
一个是兕子,一个是傅三郎。
至于别人,那就是僭越了。
ps:那首诗《五月》是出自明朝蔡羽。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返回书架
喜欢一世骁雄请大家收藏:一世骁雄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