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虽然还在朝中,不过皇帝有意让一批新科进士让在六部行走学事,表现上佳者再考官定职,小哥身后也跟着有.
皇帝这一招看似光明正大,其实是把心腹安插到各处去,看似无官实有权,如果哪位大官有异动,不用说一封密折子就上了皇帝的案头.
所以目前先讨皇帝和他身边人的欢心才最要紧.
---------------------------------------------------------------------------
宣政殿的香案里燃起了淡淡的醒神香,宝隆皇帝一直在看吏部草拟的关于官吏升降的奏折,沉吟不语。
他半晌出声了:“这个袁世明原本不过一县令,怎么能升任光禄寺少卿?有何过人之处吗?”
吏部尚书回道:“袁世明所在县在去年水患时,身体力行,几次病倒,且任内抓获不良行者无数,颇有政誉。”
宝隆皇帝凌厉的眼神射向吏部尚书,脸上浮现一丝冷笑:“水患,他旁边的县也同样遭水患,但下边的人却不曾回禀大水来时,县令需身体力行,可见在水患来临之前已把提防功夫做足。而百姓若是衣食丰足,谁愿做不良事,只怕是被土里刨食也不易,朝不保夕才不得已而为之,真是可笑,为父母官者,不能养民安民,倒以平日失职,临急补救却能荣升官职,这是什么道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龙颜不悦,众官纷纷躬身低头,竟然一时语塞。
但跪在地上的陈兴平随心里冷笑道:吏部尚书还把宝隆皇帝当成建平皇帝只看表面功夫,真是蠢材。
宝隆皇帝“啪”地一声合上奏折,扔给小吴子,让他交还给吏部尚书,“宝隆元年,二年和三年,朝廷都有减免田赋的,但是要钱的官员还有各种各样的赋税逼百姓交!百姓辛辛苦苦劳作,到头来却食不果腹,有些官员倒好一顿饭钱就能顶一个村子一年的用度,为何朕没见到御史谏议,莫非你们都觉得朕后宫的事(选秀)比百姓民生还要重要?”
一干御史谏议官员只好跪下听训。
宝隆皇帝继续拍案怒吼道“想着去年朕有赦免,以为朕就好说话了对不对?哼!朕已经有了一份贪赃枉法的人员名单,情节严重,不是一个死字就能了,那太便宜了,朕一定要他们试试三更起,辛苦劳作,日晒雨淋,衣不遮体,居无屋,睡无床.............生不如死的苦况。”
百官听后,情知皇帝对下面的事了如指掌,顿时遍体生寒,脸似金纸,身子各自颤个不停.
这次议后,龙朝官员战战兢兢着力实事,对选秀一事冷落了起来。
议后,陈兴平跟着御驾回到金阙宫,皇帝脱了明黄色朝服,接过蓝袅奉上的一杯茶,杯子快到嘴边却停住,低头望望蓝袅的脸:“今日你还舒服吗?还会不会吐?”
陈兴平耳朵悄悄支了过去,但反应过来才发现自己竟然很失礼地把头向前倾了一点,连忙站稳端正.
蓝袅笑道:“我早上至今断断续续吃了三顿饭和点心,现在一点也没有洒出来。”
宝隆皇帝脸上像松了一口气,舒服地坐在锦榻上,示意小吴子搬了椅子在下首给陈兴平坐下,笑着说:“朕去年要你受的委屈不冤吧!”
陈兴平也不客气地答道:“人人都是老娘身上掉的肉,人心肉长,偏偏有些昏官没了肉心,长成了石头,待自己似珍宝,视他人如草木。臣今日听了他们的下场心里舒畅啊!那样的委屈情愿多受些。”
一旁的小吴子听到陈兴平连老娘的字眼也搬了出来,低头偷偷笑了一下。
皇帝连笑了几声,“如果朕被功颂德的话蒙了眼,你再回来做官也没意义了。”
旁边蓝袅见他们似乎谈笑甚欢,便低声问道:“皇上,差不多下午了,要不要先赐膳与陈大人。”
宝隆皇帝摇了摇头:“与朕一起吃饭太麻烦,别饿坏了陈爱卿,不若姑姑去小厨房弄点美味的点心,朕与他边吃边谈。”
一听到这,陈兴平悄悄举了举手,嘴巴咂巴了几下,不好意思道:“蓝姑姑,能不能弄上次一模一样的点心。”
蓝袅听后抿嘴一笑,出去吩咐人准备去了。
不过她转身出去时,陈兴平眼尖的发现,蓝姑姑似乎胖了许多,特别是肚子那块,不过冬衣肥厚,若不仔细看,还真察不出来。
陈兴平谈完事,从金阙宫回去后不久,就听到宝隆皇帝下了斋戒半月,禁猎二个月的圣旨。
喜欢漠漠烟请大家收藏:漠漠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