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大汉要开放互市。
在秋天的时候,将一些粮秣与匈奴人换成牛羊。
牛羊会冻死,可粮食却不会冻坏。
即便草原上起了白毛风,下起漫天大雪,匈奴人也不会闹饥荒。
肚子不饿,自然抢劫积极性就大大降低。”
“你这是资敌!”郅都猛的站起身。
如今的大汉严控粮食外流,尤其是控制流向匈奴人的地方。
这小子居然要开放互市,用粮食换匈奴人的牛羊。这简直是赤裸裸的资敌行为!
郅都很想立刻把这小子抓回廷尉署严加审讯,他肯定是匈奴人的奸细。
“我话还没说完,你怎么就急了?”袁昊看着凶神恶煞般的苍鹰郅都,一丁点儿都不害怕。
你老大都淡定的喝酒,你急个毛线。
“小先生继续说!”刘启拉了一把郅都,愤怒的郅都只能坐下,不过眼神里已经充满怒火。
如果目光能杀人,袁昊此时已经是满身窟窿。
估计郅都的脑子里,已经在想到了廷尉署,用什么刑具让他后悔生出来。
“其实互市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让匈奴人习惯于吃粮食。
这也是我们和匈奴人的根本区别,他们以肉食为主,我们以吃粮食为主。
我们汉人作战掠夺土地,更加要掠夺土地上的人口。
因为没人种的地是不会自己长庄稼的!
所以,我们汉人攻城掠地不会制造太多的杀戮,这是我们的文化。
而匈奴人相反,他们掠夺土地只需要土地上长草就可以了,不需要人来耕种。
所以他们就会肆无忌惮的杀人,把人都杀光留几个放牧的牧奴就成了。反正,地上的草会自己长出来不用人种。
这也是他们的文化!
如果我们让匈奴人慢慢接受粮食,慢慢的也喜欢上吃粮食。更加引导他们也耕种粮食,那么……
他们会不会改变生存方式,由游牧变成半游牧半农耕,或者干脆就变成农耕为主?
如果他们不游牧了,那会不会变得和我们一样?前秦百万大军都打没了,变成农耕的匈奴人会比前秦更加厉害?”
袁昊的话让刘启和郅都陷入了沉思,改变匈奴人的生活方式,这……他们从来没有想过。
“当然目前互市只能是办法之一,如果只是互市,匈奴人看到汉地的富庶,会更加有抢劫的冲动。
第二个办法就是,移民守土。”
“哈哈哈!小儿之言,小儿之言!”袁昊的话音刚落,郅都指着袁昊的鼻子笑得像只得了哮喘的蛤蟆。
旁边的刘启,也是莞尔一笑。如果说刚刚袁昊说的还有些道理,这移民守土就有些想当然了。
“笑什么?”袁昊有些不解的看着这两个货。
“我汉人安土重迁,想要让他们迁移去边境何其难哉!
更何况,匈奴人经常犯边将边塞杀得血海滔天。能严刑峻法留住现有边民不逃亡,就不错了!”
刘启无奈的给袁昊解释,在他的心里已经将袁昊划做赵括一类的人物。
“安土重迁?那你说,边境的边民在严刑峻法之下还要内迁,他们怎么不安土重迁?
我高祖皇帝籍贯沛县,如今高祖后裔有几人在沛县?”
“呃……咳咳咳……!”郅都被噎得一阵咳嗦。
把别人搬出来,他还能据理力争。可把高祖搬出来……,他哪里还敢说话。
高祖后裔就在身边坐着呢,身边坐个皇帝跟身边趴只老虎没区别。
别看现在笑眯眯的像只大猫,只要翻脸张嘴吃人也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刘启眨巴眨巴眼睛,拿他祖宗说事,他也没办法。
“有个叫做马斯洛的人说过,人有五大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安土重迁!首先要说我们汉人为什么要安土重迁。
我们汉民族是以农耕为生的民族!
我们夯土筑屋遮风避雨,我们种植桑麻变成身上衣,我们种植禾麻菽麦化作口中食。
这一切离不开土地,更离不开水。
汉人所谓的安土重迁,其实是离不开已经修缮的水利工程。
因为我们要靠着水力工程浇灌土地,来繁衍生息获取身上衣口中食。
这些都是保障吃饱肚子的生理需求!”
袁昊的话说完,刘启和郅都都默不作声了。
他说得的确有道理,汉人之所以安土重迁其实是离不开水源,离不开已经兴修的水利工程。
“北方缺水么?
西北有泾水、渭水,东北有易水辽水。这中间,有黄河各个支流。
水并不缺少,能够影响安居乐业的只有匈奴人的劫掠,这就牵扯到第二层需求,安全需求!”袁昊说到这里,喝了一口酒犹豫了一下。
可酒劲儿上涌的他,还是没管住自己的嘴。
“还有和匈奴人一样可怕的朝廷赋税徭役!”
刘启和郅都都沉默了,尤其是郅都眼神如同鹰隼一样盯着袁昊的身体,还是带钩子的那种,仿佛要把袁昊的心肝脾肺肾都勾出来。
“哎……!朝廷虽说是崇尚黄老之学轻徭薄赋与民生息,奈何官员们要政绩啊。
而给朝廷多缴纳钱粮,就是他们的政绩。
再说了,各地的官员们平日里喝喝花酒,养几个貌美的小妾。
这也都需要钱财来支撑!
大斗进,小斗出这已经是常规操作。
淋尖踢斛听说过没有?”
“淋尖踢斛?”刘启看了郅都一眼,郅都也是茫然的摇了摇头。
他做的是廷尉署中尉,掌管司法的官员,对于这些地方上官吏的龌龊事情并不了解。
“这淋尖踢斛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