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爷,内阁送来徐光启的奏本,没有票拟,说是请天子圣裁,您看?”
但就在朱由校锯木头时,魏忠贤来到了他面前。
朱由校倒是没有让魏忠贤走开,说什么不要来烦朕这样的话,而是停下手中的活,接过了奏本:“传见阁臣们!”
朱由校已经料到这重设武学的事肯定会遭到文官集团的阻拦。
所以,他倒也没感到意外。
待朱由校于乾清宫见到诸阁臣后,大汗淋漓的他已重新沐浴换了龙袍,然后拿着徐光启的奏本,问着诸阁臣:“诸卿为何没有票拟此奏本,究竟有何不决之处?”
方从哲忙先回道:“启禀陛下,徐光启上疏建言朝廷设武学,臣认为此事无干朝廷大政,故而准备同意让徐光启试试,但刘韩二位阁辅对此颇有异议,所以内阁一时不知如何票拟,故请圣裁。”
朱由校听方从哲这么说,内心里其实对方从哲有些失望的。
朱由校不得不承认方从哲的性格是比较软弱的。
这让朱由校因此不由得心道:“难怪大明的首辅是一届不如一届!如果是在高拱或张居正时代,内阁首辅决定的事,次辅和三辅哪里敢置喙!也就方从哲这种不强势的首辅,才这么皿煮(通假字),只因为刘一燝和韩爌有异议就请圣裁,那还要首辅还要内阁做什么,连个票拟意见都统一不了,是要把自己这个皇帝累死吗?”
在朱由校看来,大明的首辅还是需要强势一些比较好。
毕竟大明作为一个庞大帝国要想更加强盛光靠皇帝一个人是不行的。
得有人配合皇帝,执行皇帝的一切决策。
不然,皇帝下达的旨意就会变成一纸空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首辅就是这个执行者,因为首辅是文官,而且是德高望重的文官,有自己的一帮官员。
所以,如果首辅够强势,就可以拉一帮文官,配合皇帝与其他文官斗争。
但如果首辅不够强势,那皇帝就得独自一人对付整个文官集团,如此,皇帝既当决策者又当执行者会更加累不说,还没人和自己这个皇帝一起分担压力。
不过,朱由校觉得这也不奇怪。
因为自张居正被开棺鞭尸且家也被抄乃至家人都被报复他的官绅活活饿死流放后,后面的内阁首辅是真不敢挑大梁了。
等到崇祯时期更糟糕,最后一任首辅魏藻德连皇帝想南迁时都不敢发表意见,不敢替皇帝执行。
朱由校觉得自己有必要给张居正平反。
因为帝国振兴需要一些敢做事敢背叛自己阶级的伟大人物。
哪怕后世中华文明的进步也是需要这些人物。
如谭嗣同、林觉民这些。
所以,张居正必须平反。
给愿意为国奉献的人以厚待以光荣。
不然,大明的文官们就会越来越烂。
***作者有话说***
据我看樊树志《晚明史》所知,张居正死后其家人非常惨,刚有御史弹劾张居正,万历还没决定对张居正抄家时,荆州地方官绅就迫不及待把张居正家人全部关了起来,负责查抄张居正家人的刑部侍郎丘橓也故意拖延到达江陵的时间,等把张居正家人活活饿死多人后才到达江陵对张氏一族严刑拷打,逼其子自杀,可见官绅有多恨张居正。所以,后面的首辅越来越不敢做事了,不敢背叛自己的阶级了。所以,主角必须给张居正平反。历史上也是天启首先给张居正平反的。但文中要提前。
感谢小艇缆牵垂岸柳的122起点币打赏
感谢明朝小叮当的500起点币打赏
感谢书友20210124203113349的500起点币打赏
喜欢穿越明朝当暴君请大家收藏:穿越明朝当暴君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