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1 / 2)

慈父母商谈婚事,深宫苑母子相见

黛玉听着这话也不出声,只是淡淡的问了现在宝钗的事情,惜春靠在黛玉身边拿着黛玉衣襟上的怀表细看一边说:“宝姐姐到底是沉得住气的。倒是薛家的姨妈唉声叹气几天,二太太这些天身上不好一直躺着没见人。可怜宝姐姐还是和往常一样在太太和老太太面前奉承。要是换了我家里闹出来这样的事情,真的要一头撞死了!”

探春接着说:“可是薛家的大哥哥听着很胡闹,每天也不再铺子上看着,跟着不少京城纨绔子弟一起喝酒赌钱,难怪姨妈那个样子。倒是听着宝姐姐帮着支撑家里的事情,安慰姨妈。竟然还是一母同胞呢,真是差远了!”

迎春拿着花正在编花篮子,也不抬头:“其实薛家在京城也是有土地房屋的,住到自己家里到底方便些。何苦在这里四面圆滑的讨好人。二嫂子如今是也不是很上心管家里的事情,偏偏太太还是不愿意接手,老太太也不好说什么只是还叫二嫂子管着。这些下人越发的不服管束了。”探春听着迎春的话叹息着说:“连二姐姐都讲出来这些话,可见是家里乱成什么样子了,可笑宝玉前天还说凭他们短了谁的,也不会少了我们。只管安心受用才是,真真是个孩子话了。”

想着现在家里微妙的气氛,三春都是不出声了。黛玉暗笑贾敏真的好手段,几句话叫凤姐和王夫人之间产生嫌隙,贾母现在是等着机会,等着王夫人彻底的服软,自己再把管家的权力收回来!王夫人帮着薛家脱罪结果并不尽如人意,薛家可见是败落了,眼巴巴的把着贾家不放手,看来贾母和王夫人的争斗才是刚开始!难怪贾敏忽然疏远起来娘家了,今天明知道子瑜不在家才敢叫三春来家里。还真是用心良苦的。

黛玉想着笑着说:“平时你们总是我多愁善感的,怎么今天大家都伤感起来。世间的事情不过如此,登高跌重这是常理。只是人人心里都是俗了,只想着自己高高在上风光无限的好时光,就忘了伸手被捉的艰难时候了。只是眼前咱们还愁不到这些,二姐姐是堂堂正正的大小姐,凤姐姐没精神管,难道老太太还能容忍下人作乱不成。二姐姐要硬气些,看看那些不知深浅的人有多大的胆子。我这几天跟着妈妈学习管家,下人们虽然可怜,可是如果放纵下去不加管束指不定这些人能做出来什么事情。到那个时候二姐姐靠着谁?”迎春叹息一声也不出声了。

探春把话题转开,三春和黛玉说一些针黹上的事情,又做了一会针线,贾敏留了午饭便告辞离开了。

晚上林如海和子瑜一前一后的回来,贾敏和黛玉看子瑜的样子,还好并没有很沮丧或者是被人当菜鸟欺负了,看来子瑜混的还算不错,或者看在林如海的面子上,子瑜没有被欺负。

晚饭之后各自散去,子瑜以前虽然跟着林如海见识不少,可是翰林院是什么地方?全国读书人的精英啊,刚刚到那里一天,子瑜越发的感觉到了自己的那点墨水一般情况下还是凑合的,可是真的遇见那些脑子灵光,记忆力超强,博览群书倒背如流并前眼神如炬,能够洞穿人心的老前辈,子瑜立刻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发誓要再接再厉了。

林如海见子瑜这个态度很满意,说了一些勉励的话。子瑜听着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对着林如海说:“下个月衡臣要成亲了。他叫我过去凑凑热闹,今天和爹娘说一声!”贾敏听着来了兴趣笑着说:“张相的二公子眼看着到了弱冠年纪了,是该成家立业了。这可是好事,金榜题名洞房花烛两大没事都是一个人干上了!子瑜年纪也不小了,咱们也是要准备着了。”子瑜听着扯到自己身上脸上一红哼哼唧唧的站起身找借口告辞出去了。

黛玉躲在贾敏身后看着子瑜的样子忍不住笑起来,贾敏拍着黛玉的后背对着林如海说:“老爷倒是说话啊,咱们可就是子瑜一个儿子,他年纪不小了,早这样下去可是荒废了。裕亲王的福晋和我提了一个女孩子,也是咱们旗人家的。她阿玛是正红旗下的佐领,家里人口简单上头一个哥哥,底下一个弟弟。几年也是要选秀的。他们家不舍得姑娘,跟我说了他那个阿玛最喜欢读书人,谁知家里全是军功出身。只说要找一个读书出来的做女婿。裕亲王的福晋和我说咱们家的子瑜呢。虽然看着出身不是很高,可是爵位不错是轻车都尉。”林如海听着这话看看黛玉,黛玉正兴致勃勃的听着贾敏的话不妨被林如海看一眼,讪讪的起身告辞了。

等着黛玉离开了,林如海看着贾敏说:“你的意思呢?”

贾敏灯下翻弄着一个杯本子接着说:“那家姑娘和咱们玉儿一样,都是要选修的,谁知道将来的事情呢?我只是先应下来,等着选秀之后看看情况。要是那家姑娘没选上,就仔细打听一下出身性格什么的。听着那家和裕亲王的福晋是亲戚关系,家教什么的都好,姑娘现在就管着家里的事情,最是守规矩的。要是能成了一来就能当家,咱们还是要回南边的,子瑜娶一个娇小姐什么伺候他?要是选上了,咱们子瑜人品才貌大好的前途,还能娶不上媳妇?子瑜也是大人了,老爷这几天虽然忙着对账本,可是儿子的终身大事还是分出来心思想想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如海看着贾敏哼一声说:“夫人看好的姑娘家不是这一个吧,今天说出来咱们一起商量商量!”

贾敏嗔怪着看一眼林如海掰着指头说起来自己相中的儿媳妇人选,家世一定要满洲八旗出身的,家里当阿玛的不管现在官职大小,一定要为人本分老实正直的,子瑜可能的未来准小舅子不能使纨绔子弟,姑娘的长相就算没见着的,也一定要没听说身体有特别残疾疾病的。姑娘能读书的最好,就算是不认识多少字,性格也要是温柔的,不能娶一个豪横的姑奶奶来!按着贾敏心里的字符标准,这样的姑娘有不少,有根据来京城这段时间的考察,贾敏总共是提出来十几个名单。有些是三品以上官员的,有些只是一般拿着旗下钱粮的一般人家了。但是家风严谨人品不错这是一定的。

听着贾敏掰着指头滔滔不绝的样子,林如海看着贾敏说,等着贾敏一口气说了这些话,拿着茶杯喝水润嗓子的时候,林如海忽然问:“你娘家的姑娘我听说都是不错的,你怎么不想着亲上加亲?你们家老太太可对你提了这件事情了?”

贾敏闻言顿一下,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原来我在你心里就是这个样子?不分是非只认识娘家的。我就是只认识娘家,可是娘家也要肯认识我!我嫁给你这些年了生儿育女的现在倒成了什么人了?”说着贾敏忽然伤心的拿着绢子哭起来。

“不是,夫人这是做什么?你娘家的三个丫头也不是——好好我不说了。夫人息怒,有话慢慢说,都是小生的不是了!”林如海其实这几天有点奇怪,在离开江南的时候,贾敏似乎很高兴能回娘家,甚至坚定的要住在娘家,谁知到了京城没有一个月忽然要修理房子不管天气寒冷搬出来了。这些天贾敏对着贾家的态度明显是冷淡不少,江南送来的东西,也不像以前那样高高兴兴的整理不少送到贾家。其实林如海不是心疼东西或者是怎么样,只是觉得贾敏好像和自己娘家闹矛盾了,而且贾敏对闹的矛盾对自己只字未提。今天借着说子瑜的婚事,顺便提出来。谁知贾敏忽然伤心起来,叫林如海很无奈!

贾敏很快的抹掉眼泪对着林如海说了事情的原因,其实也不是大矛盾,其实贾敏在家的使唤就和王夫人不对付,这是自然地。贾母最疼爱的还是贾敏,贾敏从小是贾母一手带大的,小姑子不找嫂子的麻烦在那个社会简直是大逆不道。尤其是贾敏的小姐性子,贾母觉得自己以前在宫里当差对两个儿子疏忽了,等着自己有时间了,儿子大了不需要自己抱着哄着了。于是一腔母爱全在贾敏身上。母女感情非同一般,因此王夫人和小姑子的冲突贾母一边倒全是儿媳妇不好不会讲话,非要招惹自己的女儿!后来贾敏出门子,好些年都是不见面,这些事情也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