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功成名就(1 / 2)

“还有一日。”徐来躺在床上,翘着二郎百无聊赖的腿算着日子。

在万鹤楼居住的日子,可以说是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真想一直这样过下去,在这里不愁吃不出喝,吃的最好的一顿是昨天中午,一只松福园的名贵烧鹅,一盘红烧肉,一叠小驴肉,一个大红薯一碗米饭,“我不来这儿我都不知道我这么能吃,全都吃完了。”想着昨天,徐来睡着了。

这最后一天也是转眼即逝。

徐来走出万鹤楼,直奔考场而去。

考场设在万鹤楼东边一里左右,徐来走了一阵子,到了,已经有人在排队了,徐来走上前抱拳开口问跟前的一名男子,“这是今年科举考试的考场吗?”

“是。”

“要开考了吗?”

“早着呢。”

徐来也开始排队,等到他的时候已经中午了,天气很热,徐来很想脱下长衫,但见大家都没脱,他也就不想脱了,他前面有一名头戴管帽的中年人,中年人问他叫什么,他说他叫徐来,中年人在手里的卷宗上翻了翻,找到了徐来这个名字,九十八号,徐来前去寻找九十八号考室,找到了,跟大多数考室一样,就是一个小棚子,进去以后和别人相隔半仗,三面包围,只有前面开了和窗户,里面只有一张桌子和一张凳子,徐来进去了,不一会儿,一名同样带着管帽,却长着白花花的胡子的老者走上前来,老者已经检查了其他考生,徐来是倒数第三个。

检查完徐来确认没有夹带作弊工具后,老者离开,接着去检查别人。

一炷香过后,又有名鱼尾纹老者走过来在徐来的桌子上放下一张纸,又放下一支笔,又放下一张写着字的纸,然后去跟其他考生重复这样的工作,徐来摊开纸一看,第二章纸上写着的正式今年的题目: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句诗就是这次考试的题目?徐来笑了。

考试一共考三题,三题全得甲便是上等文章,等阅卷结束后会统一上交朝廷,朝廷会从每个州里的甲等文章里挑出十名,这是名分别是后三甲(第八名,第九名,第十名,第七名秀才,第六名举人,第五名贡士,第四名进士,第三名探花,第二名榜眼,第一名状元。

第一题的作答时间只有一炷香。

徐来写完了,徐来的字写的还不错,他小时候觉得自己学不会同学的笔走龙蛇,就自创了一种亭亭玉立的书法。

第一题,作答时间结束,考官来收卷子,徐来自信满满。

第二题,题目是: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第三题是: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徐来一直在笑,笑得合不拢嘴,他从小读的是《尔雅》和《谷梁传》,可以说这两本书是专攻国事的,今年的科举,仿佛就是为徐来而设的。

就这么结束了?黄昏时刻,考试结束,徐来高兴地不愿意起身离去,直到其他人都走光了,一名身穿鲤鱼服,头戴乌纱帽的考官走上前来告诉徐来不可久留,徐来这才藏匿起兴奋地情绪,离开了考场。

街上逛了逛,稍微释放了些许情绪,身边的人赶路匆匆,只有徐来是闲庭信步,春风得意满面笑————必中!

夜深,徐来回到万鹤楼,万鹤楼人少了,考试结束了,很多人都回乡了,徐来不着急,万鹤楼还能再住三天,而三天后也正好是朝廷公布考试结果的时候,交了侍女,吃了点夜宵,这晚,他难以入眠,仿佛顶戴花翎朝服官帽就在跟前,最终,他还是笑着进入了梦乡。

三天后,徐来走出万鹤楼,发现京都到处都贴了科举排名榜,徐来小跑到一处榜前,周围有人围着榜在找自己名字,有人在帮忙找朋友的名字,因为京城贴了太多榜,所以徐来走过来后并不感觉挤得慌。

徐来立定,眼睛扫试着用红纸黑子书写的排名榜,开始寻找自己的名字,每个省都有十个人,差不多一百多个名字,啧啧啧,三尺宽三尺长的大榜上写了密密麻麻一百多个名字,真是难找啊。

徐来自言自语:“我是苏州的,应该在‘苏’字后面找。”

徐来找了一遍,又找了一遍,第一名不是,第十名不是,其余名次全没有他的名字,届时他的心猛然一颤,再找一遍吧,还是没有

“我是在京都考的,我”徐来把视线转移到‘京’字后面,略微一扫,徐来眼神昏暗下来。

旁边有好心人问:“兄台尊姓大名?”

徐来看也不看,冷淡摔了句:“你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