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上山的身影就只剩下宋炀和刘远两人,但半年之后,刘远告知宋炀,他家要居家搬迁到上郡了。上郡在很远的东边,紧靠大海,是一个很大的城市,这对于从小在这个小村落里长大的宋炀来说是无法想象的,只从刘远口中想象那是一个人很多也很繁华的地方。
时隔半年,三人再次重聚,李亚比之前瘦了不少,但更壮实了,想来这半年出力不少。三人在宋炀家吃了顿家常饭,也算是给刘远践行。虽然李亚这半年不再跟宋炀他们一起修行,但至少会时不时的相聚在一起玩耍、比武,但刘远这一走,三人就不知道要什么时候可以再次聚在一起了。
小孩,还没太多离别的概念,就想着等过些日子,自己再长大点儿,还可以找机会见面,所以即使看到刘远跟着家人一起离开的背影,两人也只是摆摆手,心里略微失落一会儿。李亚难得说,今天没活,陪宋炀一起去山顶转转。
两人来到山顶,看着刘远离开的方向,视线所及只有白茫茫的云雾,并无法看到山下景象。李亚突然问宋炀“你不准备去外面看看吗?听刘远说的那样,外面其实很精彩!”李亚满脸向往。
宋炀沉默了一会儿说“我还是想先在山上,把五行拳修习完毕,再说去外面!”
自此之后,山上就只剩下了宋炀一人,无论风吹日晒,独自一个身影,隔日飞奔上山,在山上打拳,辗转腾挪。以至于慢慢的宋炀自己都忘记了他自己修行的初衷是为了不死,只是不断的坚持着。
钻拳式,在宋炀领悟到“金势”之后,又过半年,领悟出了“水势”,水势善柔,还是在宋炀偶然一次穿过鼠道弯的时候,脑袋灵光一闪地顿悟。将拳式从劈式的刚猛勇往,融入进去灵动柔和,做到刚柔并济,打在十二根木桩上,效果自然不同。靠着劈拳式前半段蓄势,然后再以钻拳式进行后半段攻击力输出,使得劲力可以以最小的损耗传递给对手,同时也是的对手原本判定的轨迹出现速度上的误差,干扰其判断,实战威力自然提升不止两成!
突破没多久,宋炀在偶然打坐听息的时候,蓦然发现自己肺部和肾部两处的人气明显比全身其他地方的浓郁很多,并且肺部人气最盛,比肾部要浓郁很多,隐隐感觉到肺部人气依然呈现淡淡如白色的光华,肾部只有人气浓郁,但是并没有其他异常,至于肝、心、脾三处人气并无其他异常,也没有多少浓郁的地方。
于是人魂赶忙把这个事情告知了仙魂,仙魂挠头想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因为仙魂体质跟人魂体质都不一样,仙魂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神奇的变化,就直接达到了第二候。
人魂从此之后在进行钻拳式修习的时候,刻意分心听息全身人气的流动和变化,最后发现劈拳式的时候,吸取人气的速度明显加快,是正常呼吸的两三倍,待得钻拳式出招的时候,人气流失速度明显也快两三倍!这也是宋炀每次打劈拳式的时候,感觉越来越威猛且越来越亢奋,但是在改到钻拳式的时候,打不一刻钟,就要打坐休息好久才能恢复过来。
人魂有个大胆的假设,倘若他能够把劈拳式融合在钻拳式中,那么是不是就可以延长钻拳式的实效?
想到就做,于是就有了他现在的拳法套路,看似出拳迅猛,但打击到木桩的时候发儿不发出任何声音,但木桩背后却会为之一振,有时看似柔软无力的招式,但在打在木桩的一瞬间发出嘟的一声轻响,甚至有一次竟然把其中一个碗口粗的木桩打出了裂纹!
但依然不能持久,概因为肺部人气的吸收速度相对钻拳式消耗速度依然慢三成,所以在临战的时候,哪怕宋炀现在新的招式把两式融合在一起,依然只能出五招就为之力竭了。无论宋炀怎么修习,最终出招九招便再也无法突破了。
无奈之下,宋炀只好开始修行崩拳式,但这次进度更慢,崩拳无论如何只能出三拳,便像病人一样喘得不行了。但好的一点在于崩拳式威力巨大,人气自肺转而入肝,发力于拳,轻松一拳,碗口粗的木桩便应声爆裂开,像是有一个炮仗事先放在了木桩中,随着拳落下,应声爆炸一样!
人魂这时候已经有点儿气馁了,崩拳式只能出招三次,如果与人对敌,那就真的成了“三板斧”,三拳过后,坐等别人揍了。
仙魂突然想到,既然五行相生相克,那么如果先不追求一口气可以出多少招,而是一招融入五式,是否可以形成一个小循环,从而相生互补,发出第二拳?
这是一个大胆的假设,说干就干,人魂像是被一道闪电击中一样,脑袋中闪出一道白光,像是找到了一条光明大道,找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