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誉趁天微亮时离开了小镜湖, 想着一路向北,直出雁门关去碰碰运气, 兴许就能再遇到萧峰, 到时候再徐徐图之便可。
虽然他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有半年多的时间,可毕竟从没一个人走过长路, 最初有鸠摩智的挟持才到了江南,再又有慕容复别有用心的相伴,再后来……他赫然发觉, 自从夏天里杏子林丐帮事变后到现在的几个月里, 除去被萧远山塞到深山老林去养伤的那半月,他竟然从来没有离开过萧峰半步。
强压下心头异样的感觉,段誉信步来到洛阳城里。要去雁门关路途遥远, 他只跟着萧峰去过一次, 路要如何走他还是一无所知, 只知道应该一路向北, 这时候不比现代社会城镇繁华, 经常一走许多天都不见人烟, 身上总要带些干粮和水。
随意挑了家小饭庄,吩咐小二帮他准备些烙饼馒头, 又坐在一张空桌边上拿着简易菜谱选些鱼干肉干之类的,准备等下一起包起来。
旁边一桌有个醉汉叫小二去添酒,小二眼中露出一丝不耐, 脸上却堆起笑容应着, 朝柜台喊了一声添酒一斤。
段誉随口道:“花钱喝你家的酒, 你怎么还不耐烦?”
小二苦笑道:“小的以前听见客人添酒,也是高兴的什么似的,可经了昨日那位牛饮一般的客人之后,真真是怕了这些醉客了。”
段誉好奇问道:“酒后闹事?”
小二摇头道:“那位大爷一径喝到了后半夜,喝了有近二十斤,虽然没有闹事,可那模样看着就是个武艺高强的,咱们开小店的哪里敢惹事?也不敢催促他,硬是陪着熬到了五更天才打烊,这会子小的上下眼皮还打架呢。”
段誉听得呆了呆,脱口问道:“那位客人后来哪儿去了?”
小二道:“当然是走了,要说他酒量是真好,走起路来跟常人一样。”小二一边说一边还翘起大拇指来。
段誉忙道:“那你知道他往哪边去了吗?”
小二茫然想了想道:“这小人怎么会知道?”他转了转眼睛道:“莫非是公子的旧识?”
段誉有些失望,笑了笑道:“也许是吧。你去看看我要的东西好了没有,催厨房快点。”
那小二应声去了,忽转身道:“小人忽然想起来了,那位大爷临走时问了掌柜的一句城门几时开,然后就朝着北门去了。”
段誉心下一喜,看来萧峰还真是朝北而去,现在时候还是早饭时刻,萧峰要是等城门开了才走,那他发力追一追,说不定还能追上。想到这里他也顾不得等厨房做好食物,立刻便起身朝北门而去。
出洛阳北门疾奔了许久,但见雪地白茫茫一片,行人甚少,也没见到萧峰踪迹。段誉停下脚步,看着路边一座小庙,踟蹰了片刻终是朝着那里走去。
这小庙便是那天他和萧峰曾呆过一夜的那座关帝庙。
推开庙门进去,里面一老者正拿着把大扫帚扫除关帝像上的尘土,见有人进来,忙站定问道:“公子是来拜关帝爷的吗?”
段誉不答他,只管左顾右盼。那老者又道:“小老儿是这里的庙祝,公子是路过要歇歇脚的话,那边有几个蒲团还算干净,门后水缸里也有干净水可以饮用。”
段誉不好意思的笑笑,问道:“我是想问问,今天早上有没有人曾经来过这里?啊,应该不是来拜关帝,就是……”他也不确定萧峰会不会进来这里,问到半截就觉得自己有点可笑,估摸着这个庙祝八成也会觉得自己碰到了神经病。
那庙祝道:“公子说的可是一位身长八尺,相貌英武的年轻人?”
段誉喜道:“没错,就是他!他来这里都做什么了?”看来萧峰心里还是难舍下,要不然怎么会专门来这小庙里,必定是睹物思人来了,想到这里,段世子大松了一口气,看来他们之间果然是还有回旋余地的。
庙祝道:“那个年轻人也是如你这样进来左右乱看,我问他是不是来拜关帝爷,他也不搭理我,只管找了个蒲团坐在地下,发了半晌呆,也不出一声。”
段誉想了想那场景,忽然觉得有点心酸。那庙祝接着说道:“后来我端了碗水给他,问他可是遇到了什么伤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