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毁不起了
66.毁不起了
“为何在绣庄不与我相认?“复妍的眼里充满的泪水,和楼里一片祥和的气氛完全不搭。
“那时的我,并不能确定你的心性,只能再观察观察。算我多心了,我的好妹妹,我实在不敢再轻易的相信一个人。”
复妍擦掉了眼泪,极具讽刺的冷笑一声,可孙倩并没有生气:“你不能怪我,毕竟在此之前你我从未见过面。而亲情对我而言只有伤害。”
“可为什么你又要认我了?”
“你和我一样,都是受害者。我不忍心你一直活在罪责里。母亲的离世和我们被送走都与你无关。”
复妍眼神闪躲,不敢看孙倩,她在为刚才的失礼感到羞愧。但心中也无法控制对这个姐姐不生气。
“妍儿,你请记得,今日你我相认也就仅限于此时,出了这个楼,你我毫无关系,长的像也纯属巧合。以后在别的地方看到我,也不要显露惊讶。我不想你受伤,更不想你成为我的把柄。”
虽然孙倩言辞恳切,但在复妍听来,总感觉像是撇清关系,但看在姐妹刚相认的情分上,复妍又不忍心说出伤了对方话的话,她擦擦眼泪吸了口气:“放心吧,我记得了。”可说完,复妍就离开了座位。
她四处去寻青衣,希望她能让她回渡头。她实在无法在这楼里待下去了。正巧青衣也派人寻她。
“荣公子,这里。”木兰在向他招手。
“青姑娘看到了吗?我今夜还有事,想先回去了。”
“姐姐你快跟我来吧,青姑娘等你多时了。”
木兰带着她穿过几个小门,推开最后一个门口,竟然看到青姑娘换上了男装站在一艘小船上等着她。
青衣伸出手,扶着复妍上了船。月色下的湖水不断的向远方洒出闪闪的波纹,身后是喧嚣和嘈杂,而前面是一片宁静。她们慢慢的驶入宁静的渡口。
“青姑娘这副打扮,我们是要去哪里吗?”复妍好奇问。
“送你回家,只是不想太过张扬而已。”
“大晚上戴着面纱本就很张扬,好吗?”
青衣咯咯的笑了起来:“看样子你心情好起来了。”
“你怎么知道我心情不好过?”
“望秀楼是我的地盘,这里发生什么,还能瞒过我?”
“你真的全都知道了?”
“你想让我知道吗?”青衣反问道。
“哎~你总是这样,算了。无所谓你怎么想吧。”
青衣让复妍坐下,二人看着船夫划了好久的船。青衣说道:“王爷,怕是回不去了。你要小心啊。”
“这话什么意思?王爷出了什么事吗?”
“哎~你先别激动,好好的坐好。你这么大的动作想让我们落水吗?你现在可能不懂,但过些时日就明白了,我和你说,只是想你提前做好保护自己和绣庄里的人的安全而已。希望不会连累你。”
船停在了一片荒草里,若没有人指引,复妍绝想不到这里竟然是一个渡头。青衣趁着夜色跳上岸顺手拉着复妍,她们拨开了枯草上了岸。
“怎么,害怕了?”青衣看复妍有些犹豫。
“不,只在想这里什么时候会有条路?”
“呵呵,害怕就直说,放心吧,我们还在城里,只是不想让人看见而已?”
“说的好像有人跟踪我们一样。”
青衣丢给复妍一个耐人询问的眼神,复妍理解了:“难道真的有人跟踪我们?”
“只能说也许,防着点好。待会上了大路,你直接回家,不要东张西望的。”
“那你这么晚要去哪里?是去找王爷吗?”
“差不多吧。”眼看复妍嘴里要说话,青衣立刻回绝,“想要活命就别问。”
虽说是主路,但夜色已深。复妍一个人走在路上着实有些害怕,她不知道什么时候青衣消失的。自己也无从去找,只能往家走。路上遇到打更还有些慌张。“我又没做什么坏事,干嘛要逃走。”复妍自言自语道。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复妍对自己答应王妃传话的事情很自责。王妃看到皇上再次传旨的内容稍有善意,反而觉得心更慌了。
深夜王妃一个独坐在房间里,长烛晃着王妃的影子,她却一点察觉都没有。房间外的人很心疼“王妃,时间不早了,该睡了。”采薇小声的提醒。
房间没有传来任何声音,那烛火依然抢眼。采薇无奈只能摇摇头离开,她知道这只是无数个深夜中的一个而已。
第二日,王妃早早的换上了朝服,梳妆打扮。独自坐着马车进了宫。她要为自己的夫君争一份机会。不能总为鱼肉任人宰割。
宫中同样一早就在为家宴准备,说是为了两个未出世的孩子祈福,其实各有各的心事。刘昭仪非常不解,自己的相貌和才情都在孙昭仪之上,为何皇上就不愿意多看自己一眼。她要利用这次机会,展现自己,拉回皇上的心。
淑妃很感激皇上办了这场祈福,她认真的做着法事,祈求孩子平安出生。就在前几天,她居然发现自己的亲妹妹要对自己腹中的孩子不利。而她能做的只是警告。她要求一个保障,必须在这样场合。
皇上的心更加慌乱,他知道王爷来与不来都是自己赢,但不知为何,他的心还是如此慌乱。于是他微微喊了一声:“倩儿”。
正在给皇上整理朝服的孙倩抬头应了一声:“臣妾在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朕这样做对吗?”
“皇上,没有错。也不会有错。您这么做都是为了天下长久安平。”
“对,可是我怕伤了王妃的心。”
“王妃也是懂你的人,她不会怪你的。”
皇上不再问话,温柔的摸了摸孙倩的头:“还是你懂我。”
然而一股愧疚之心,涌上了孙倩的心头。她同样温柔的看着皇上,不知不觉的说了句:“对不起。”
“你说什么?”皇上没听清。
“没什么,皇上放心吧,无论结局如何,臣妾都会一直陪着您的。”
“好,你觉得嘉王会来吗?”
“不会。”短短一句回答很干脆,干脆到皇上也有些愣神,只是皇上没有多想。
修哲寺内已经跪满了人,就等着皇上和太后的到来,开始祈福仪式。
仪式过半,淑妃突然开口:“求太后,皇上,给臣妾和孙昭容的肚里的孩子求一个平安签吧。”
皇上默许,只见一个和尚拿来了签筒。皇上和太后分别求了一支,和尚拿给方丈,方丈来向皇上太后解签。
“太后的签是下签,签文是因名丧德如何事,切恐吉中变化凶,酒醉不知何处去,青松影里梦朦胧。本签者因名丧德者。因之。凡事劳费心力而无益者也。为了攫取一己之名利。丧其德行。受世人辱骂。指摘者何用。神灵诫之曰。切忌忙中变作凶。本为善意。惟己之言行中不知不觉中。将善心变为恶而导致凶。易言之。君之命也寒鱼离水美中不足若问营谋如何结局。”
太后脸色大变:“你是说我道德败坏为了私欲害了这国家根本?”
“太后莫慌,这签文是一个预警。说明这后宫之中已有人开始为了私利丧其德行,太后和两位怀孕的贵人要小心啊。”
太后心里清楚,这和尚说的是谁,这些天她也听到了不少风言风语。只是她手段毒辣正符合自己的需求,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太后装模作样的问:“既然如此,大师如何化解?”
大师将手里的下签当即烧掉后,寺里的和尚开始念起经文。
“皇上的是中签,旱时田里皆枯槁,谢天甘雨落淋淋,花果草木皆润泽,始知一雨值千金。本签告之曰。久旱而逢雨之象。简易之。遇难中有贵人救之象也。因之。凡事遇难。千万不能馁志。不能心灰意冷。垂头丧气。君汝之命中。凡逢难事。必有贵人来扶之。如行人之有阻。但贵人代之。具有行人来之效。要之。田禾能倍收。谋望相宜。病逢妙药。行人使归之好运者也。此乃久旱逢甘露,难中也有救也。”大师不急不慢的解释。
皇上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仪式继续。可太后却以身体不适为由提前走了,昭仪刘惜珍也跟着走了。皇上闭上了眼睛,深吸一口气,安抚了下自己的情绪。
“你这丫头,以后要是背着哀家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别怪哀家不保你。”回到寝宫的太后生气的说。
“臣妾,没做什么事情啊。”刘惜珍还在狡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