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楔子 历史的轨迹 (1)(1 / 2)

少年丞相世外客 小佚 3337 字 2023-03-31

第81章楔子历史的轨迹(1)

楔子历史的轨迹

烽烟弥漫,熊熊战火漫天卷。沧海桑田,前尘往事已成空。

万历七百六十六至七百六十八年,无论是多久以后的岁月,当伊修大陆的人们想起那短暂而波澜起伏的三年,总忍不住唏嘘感慨。

对帝王们来说,那是祖宗百年基业败亡的开始;对权贵们来说,那是未知灾难的降临;对骁勇善战的将士们来说,那是建立不世功勋保家卫国的起点;对生活在乱世几百年的百姓们来说,那是黎明到来前的黑暗,是春暖花开前的严寒。

究竟何谓对?何谓错?何谓正?何谓邪?潇潇红尘,只叹铁马金戈入梦来,壮怀激烈;千帆过尽,只怨一将功成万古枯,空悲切。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注1】

万历766年7月

金耀国年仅十八岁的丞相秦洛向天应帝杨毅秘密上呈一道表章,言及:金耀占尽天时人和,独缺地利,故天下欲一统,风吟之地必先取之。如此精辟的言论却没有被杨毅所采纳,反因疑心他夺权而逐步提拔朝中新秀,一面加封韩宁为尚书左仆射,另一方面将秦洛手中兵权分封给宁贝小候爷杨潜和吕少俊副将凌楚。

这是一道百年之内都无人会记得的表章,这是一个胆大妄为冒举国之险的计策,所以没有人会相信,就是它,为沉寂数百年的伊修大陆揭开了全新的篇章。

臣洛言:

今天下四分,诸王割据。我金耀自陛下克承大统以来,国富民安,政事清明,上下齐心,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百姓无不彰陛下之圣德矣,此诚建盖世功业之机也。

天下无二主,壬业不偏安,此前晔所以王则矣;燕尔升平,弊天下而利一人,此穆嘉何以日益疲敝矣。今陛下雄韬伟略,臣下龙虎相从,百姓同气相求,可谓占尽天时人和。然金耀居中原之地,西有火翎之狼顾,东有风吟之环伺,独缺地利。今火翎、风吟势大,皆不可速取,若取风吟,则火翎来袭;若取火翎,必腹背受敌。

臣有一计,可以金耀重镇离阳、甘莫为饵,引火翎来攻,拖其数月,火翎国内必经济疲敝,人民厌战。臣趁此予以痛击,则火翎数年内再无东袭之力。纵观天下,而今风吟国主昏聩,君臣耽于安乐,无进取之心,既使火翎掣肘无暇进袭,则风吟实乃吾主囊中之物矣。若我金耀据风吟之地,则西征火翎,再无后顾之忧。

臣本寒儒,以庸碌之才,受知于陛下,委以腹心,资臣以当世之事,敢不尽心竭力以供驱驰。今国内富庶,兵甲充足,当率三军,东平风吟,西荡火翎,庶竭驽钝,归于一统,以成帝业。此臣所以报陛下之职分也。望陛下察恤臣躬,臣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矣!

凡用兵之道,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财,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其用战贵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注2】

万历766年10月

火翎国元帅钱程率兵偷袭金耀边境离阳城,杨毅匆忙命吕少俊率兵相迎。但因钱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吕少俊从湘西城匆忙赶来,应付不及,离阳被轻易攻克。吕少俊率三万大军退守甘莫城。

万历766年11月

眼看金耀边境势危,杨毅不得以加封秦洛为定天将军率五万大军,赶赴甘莫守城。钱程对秦洛前有杀兄大仇,后有兵败之耻,恨不能渴饮其血,生啖其肉。听闻秦洛赶来守城,又在趁胜之机,全军势气高涨,誓言必报前仇。

万历766年12月

钱程中秦洛疑兵之计,放任其在城墙上浇满水,冰天雪地,水遇空气便凝结成冰,城墙光滑无比,根本难以爬上。之后,钱程又听信金耀间谍秦雾之言,以烧热的马腿为踏板连夜攻城,却被秦洛突袭反击。不但失去了多匹精良战马,而且兵士在攻城战中伤亡惨重。

万历767年1月

钱程狼狈退守,秦洛却不趁胜追击。战事又拖过了月余,天气仍是寒冷异常,且粮草辎重的补给被断绝。钱程不得已只好退兵,秦洛却在此时下令开城出击,全灭钱程二十万大军,钱程被神秘人救走。火翎在数年之内,果然再无东袭之力。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