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及此,李长青顿时心情激昂,迈步走出庙外,庙外小巷两边是破旧而古朴的长满青苔的临民院落的院墙,有些院墙上还铺陈着密密麻麻绿油油的爬山虎藤蔓。
在狭长的阴影下,只有几个行人提着子向巷子外走去,显得清凉寂静,似乎将这太阳的温热都扫荡走了一些。
耳边听着远处传来的的吵杂声,李长青也跟上了前面的人向巷子外走去,透过篱笆,看到巷子两边的院子里除了几只鸡鸭在里面有爪子刨开地上的落叶寻找食物外,就只见树枝上鸟巢内几只嗷嗷待哺的小鸟闭着双眼叫唤着。
李长青加快了步伐,寻着声音穿过几个街道看到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以街道为分割,两边有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
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景色的。
人群熙攘的大街上,行人络绎不绝,各色摊贩叫卖着吆喝着,好一派繁华景象。
'真是一副热闹的场景啊,不过比起道观的人多还差的远呐。'
李长青微笑着走在路上,左瞧瞧右看看,一副好奇的宝宝的样子,心情格外畅快。
街道两旁,各种各样的小贩子们在沿街叫卖,有农民自家生产出来的,比如鸡蛋、鱼、鸡鸭、树上摘的水果,还有一些手艺人制作的比如凳子,扁担箩筐簸箕等等。也有一些人靠着祖传的手艺卖吃的,比如卖煎饼的小摊,卖包子的小摊,卖各种糕点的商贩,还有卖蜜饯卖干果的各种小吃。
当然还有表演才艺的,有卖画的,画的都是一些山水画。有帮忙写字的,帮人写字和赚取一点润笔费。更有表演杂技的,一人躺在地上身上放着一块大石头,另一人大声吆喝着,引的周围人纷纷围观大声叫好。
有卖冰糖葫芦的,卖糖人的了,吸引街边小孩子盯着铺子直流口水,还有卖各种各样的东西。
李长青看到街上各种各样的摊位,看到各式各样的商品,看到人们的表演,看到小贩的吆喝,听着各种小贩们的交谈声,看着人们脸上灿烂的笑容,感受着来自这个世界带来的美好与快乐。
感觉这一切是多么的么的新鲜与奇妙,是那么的令他感到向往和陶醉。
'这里就是这个世界吗?'
李长青看着周围的人群,想着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忍不住有些失神。
不知为何,李长青突然感到很孤单,感到非常的寂寞,这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
“这位公子,来一块大饼吧。”
一名中年卖饼汉子见李长青驻足在自己摊子不走,开口打断了李长青的思绪,笑眯眯的招呼着他,打开自己装满大饼的篮子,露出外酥里嫩、香酥脆口的大饼。
李长青连忙回过神来,看到眼前的摊主期待的眼神,转眼又望向篮子里面,只见其中一种大饼裹着酥油、蜜糖被烙得香喷喷、金灿灿,另外一种则是被不知何种秘制辣酱满满地仔仔细细地刷满整张焦脆的表皮,当真是极具诱惑力。
李长青咽了口唾沫,忍住想要上去尝一口的冲动,连忙摇头拒绝:“抱歉,我暂时还不饿。”
说罢,便转身继续往前走去。
‘无量天尊,香死我了,可惜道爷我没银子啊。’
摊主看到他如此坚持,只能叹息了一声,把篮子盖子放了回去,自顾地继续叫卖着。
李长青穿过一个街道,听见一个洪亮声音不时从远处传入耳中,脚步寻着声音走去。只见一个粗布蓝色衣裳,肩膀上挂着一天白色的抹布的客栈伙计,不停地吆喝着过往的行人,就算不住宿吃饭的行人也会被其卖力叫喊的声音吸引,往这边看上几眼。
待到近处抬起头看着牌匾,上面龙飞凤舞的写着三个大字'天香楼',从外面向里望去去,只见里面大厅宽敞,装修豪华,大概是因为今日生意很好,里面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小二!给我找个靠窗的位置!”
“小二,来一间甲字房间”
“小二,……”
客栈里面的顾客呼喊声此起彼伏,所幸客栈里面的伙计练就过耳不忘的神奇本领,把各位住宿吃饭的大爷伺候的的舒舒服服。
‘真是厉害啊,果然是术业有专攻啊。’李长青心里暗自称赞了几句。
…………
远处一颗枝叶茂密梧桐树下,绿荫覆盖,树荫宽阔,一名年轻人面前摆一张方正的小桌,小桌上放着笔墨纸砚等书写工具,旁边还有一块写着“代写书信”四个字的招牌。
年轻书生在板凳上,手中拿着一本书,正在聚精会神的看着。这时摊位对面来了一对中年夫妇,只见两人脸上满是激动,打断了正在看书的年轻人,从怀中快速中怀中拿出一封信递给了年轻摊主。
年轻书生打开信封,认真阅读起来,然后口中在叙说其信中所意,中年夫妇听到信中内容,一脸惊喜,不停的点头称好着信中所描绘出的情形。
回过神后,中年夫妇二人,开始叙说起来,旁边的年轻摊主则是拿起桌上的毛笔,认真写起来。
“刘大哥…快点…”
“刘大哥…快点回家…你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