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听八卦
接下来的几天,湘菀每天和三娘子碰头,有时活多有时活少,有一天还和三娘子一起吃了碗一文钱的面汤。
十来天的体力活下来,她觉得身上哪块肉都不对劲了,浑身疼,到了半夜,她发现来了月事,挣扎着起来烧了些热水,喝了红糖水,烫了脚,灌了汤婆子,捂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第二天,湘菀便没有再去码头,出门买了早饭,吃完便瘫在院子的躺椅里晒太阳,又怕安喜在门口等,把大门也开着。
隔壁今天来了好些客,几个妯娌来串门儿,在院子里一边嗑瓜子一边唠嗑。
老二家的媳妇问道,“弟妹,青山的婚事到底定好没?青山是个好的,样貌堂堂,有活计,又孝顺,和弟弟们感情也好,就是娶县太爷家的庶女也是娶得”。
老三家的媳妇回答道,“媒人提了四个,有两个还看得。一个是赵秀才家的三娘子,一个是胡秀才家的小娘子。”。
聊了半天,东家长西家短,说的都是刘家村的八卦,挺没趣的,突然听到提起赵家的三娘子,湘菀的耳朵就竖了起来。
老三家的媳妇接着说道,“赵家的十六了,人人都说她老实肯干,孝顺听话,十岁就在码头干活补贴家用”,
“胡家的十五,家里娇养的,读过书,稳重大方”,
“两家都是衙门里的书记。赵家两个姐姐已经成了亲,老大招了赘。胡家有个弟弟在学堂念书”,
“我琢磨着,赵家的好些,嫁过来就能帮青山的铺子干活”。
老二家的噗嗤一笑,“那个赵秀才娘子,啧啧,有名的很,几年前赵三娘子和胡小娘子一起去码头各挣了十文钱回家,你猜那两个娘怎么做的?胡娘子狠狠的训了胡小娘子,还打了手板,送去了女学”,
“赵娘子到处夸,说自己女儿孝顺,三娘子一直搬货到现在”,
“他家哪里就需要这几文钱了,不过就是不想养赔钱货”,
“越夸,三娘子越是肯吃苦,人瘦不拉几的,手粗得像个老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