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文曲星和偷诗贼
“什么!”
“诗院竟然有人写出了锦绣文章!”
文宫,院长专属的屋舍内,黄三郎原本正悠然地喝着茶,可直接就被这样天大的消息给惊翻了茶杯。
“快!”
“快带老夫前去看看!”
他听到秘侍传来的消息,遂一脸兴奋地欲要夺门而去,只是当踏在门槛上时,却一下子兴奋骤消, 猛地停下了脚步。
这无缘无故地,怎么会出现一位千载难逢的诗道奇才呢!
要知道,自五百年前大魏诗圣杜仲离世之后,可再没有人能达到如此境地,即便是青阶诗才都如同凤毛麟角一般,甚至是一年的光景不如一年,所以,诗院才从原本的五大院之首沦为末流。
即便是在凡间, 也太多只是听过琴棋书画这四院的名号而已。
不对劲, 其中一定有古怪。
“院长大人?”那位上了年纪的秘侍,突然有些疑惑地望向了身后之人,只见这位新晋院长不知道在盘算着什么,脸上阴沉之中,又隐现着一道神秘。
“老夫问你,这消息是谁传来的?”黄三郎开口质问道。
“诗院的闫肃”,秘侍恭声作答,不敢隐瞒。
“闫肃...”黄三郎不由沉吟了一声,这家伙为人素来刚正,倒是不可能造假,众多考官之中,也属他最为严苛。
“那位诗才呢,可有何人引荐?”
秘侍听到这番问话,不由一愣。
诗院出了一位千古奇才,本该是文宫中的一件盛事,为何院长竟像是有些思路跑偏了的感觉,难道说!
他逐渐嗅到了一缕不对劲的气息, 连表情也变得有些畏缩:“听说是秦元方。”
“秦元方!”
黄三郎情不自禁地喝声道,眼眸中也显出一道阴翳。
竟然,是那个老家伙带来的啊!
......
诗堂之中,陆易正有些头痛地望着眼前两人。
无论是那位秦院长也好,还是引他进门的管事也罢,都近乎将巴结二字,赤裸裸地写在了脸上。
尤其是那位秦院长,更是动起了希望他留在学宫的歪心思。
“道长,我大魏学宫乃是人文荟萃之地,汇集天下名篇,又蕴藏先贤传承,您若是能留于此地悟道,不光是我学宫之幸,或许还能助道长的境界,更上一层楼啊!”
那位秦院长无比激动地劝声道,甚至连唾沫星子都喷了出来。
陆易近乎有些无言地看着他,只能是摇头摆手,婉言拒绝:“秦院长有心了,贫道真的志不在此,在此地完成历练后,还得返回天机观中参悟天机之道。”
可对于秦院长来说,好不容易才觅得了这样一件绝世珍宝,又哪里有轻易撒手的道理。
唉,早知道自己就随便抄首诗,糊弄糊弄就完了,现在这事整的,怕要又要闹得满城风云。
“道长,您觉得小女怎么样?”
噗!
陆易被这样冷不丁的一句话,差点惊的吐出一口血来。
不是吧!
你先前还担心自己的傻女儿嫁出去坑害别人,贫道当时可还在场,这怎么一转眼,竟又要拿出来坑害贫道?
“令千金实乃天人之姿,但贫道自幼专心向道,早已立誓不近女色”,陆易心口不一地作答。
可那秦院长眼中光芒黯淡少许后,遂又很快亮起了贼光:
“道长误会老夫的意思了,老夫知你道行深厚,也自然是尊重你的选择,不过,老夫就是单纯地希望,道长能够收小女为徒。”
单纯,收徒?
陆易懵了,继而陷入了一阵更大的无言之中。
你的目的,真的有那么单纯?
哼,半夜偷看空空幻的老家伙,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打什么歪主意。
而就在两人疯狂拉扯的时候,原本那位兴冲冲跑出去的考官,也终于是折返了回来,顺带变相地替陆易解了个围。
不过,陆易甚至来不及一喜,便见到一位眼窝深陷的老者也随之一道出现。
黄三郎!
一个名字蓦然跳入了他的心间。
“哈哈哈!”黄三郎一见到堂内唯一的年轻人,原本板着的脸便如同菊花一般盛放开来,他喜不自禁地道:“想必,这位就是写出了锦绣诗篇的陆子谦了吧?”
“哦,原来秦院长也在这里,倒是老夫眼拙了。”
此言一出,众人的目光随即又落在了那位秦院长身上,在这种场合,不管两人先前有过怎么的争执,似乎都不得不审时度势。
“黄院长言重了,老夫只是一个副院长而已”,所谓的秦院长眸间闪过一道黯然,终究还是毕恭毕敬地行了一礼。
“嗯嗯”,黄三郎笑着点头,在这一刻似乎显得颇为享受。
“对了,那篇锦绣文章呢?让老夫来好好地膜拜一番。”
此言一出,管事立刻识趣地将东西递了过去,很快,那位黄院长便仔细地品读起来。
“月下独酌”,他低吟道,脸上依旧带着浅浅的笑意。
“嗯,好诗名!”
众人闻声一喜,寄希望于他这位文法大家,能做出什么绝佳的点评。
可随着时间点滴流逝,原本还在期待着的几人,很快便发现气氛似乎有些不大对劲,黄院长脸上的笑意竟然不见了,不光如此,连他那对眉头也蹙得越来越紧。
终于,他开口了,却是一道巨大的训斥:
“老夫问你,你这诗是从哪里抄来的!”
“什么!”
似平地一声雷,包括陆易在内的众人都被炸蒙了,什么玩意,黄院长竟然说这样的绝妙诗篇是抄来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先前还指望将女儿以身相许的秦院长,也一脸愕然地向着那位陆道长窥去,但不过一瞬,他便隐约悟到了什么。
陆易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嘴角勾起了一道极细微的冷笑。
若不是他修有心剑,还真的会以为这所谓的黄院长,是一位同时代的穿越者,可惜,他并不是。
老东西,倒是玩的挺贼!
“不知院长诬赖在下是抄来的,可有什么凭证,或者说,能否拿出此诗的原作?”陆易十分淡定地反问道。
“哼,原作?”黄三郎忍不住冷嘲一声。
“既是被封印的东西,老夫如何拿得出来,倒是不像你,恬不知耻地盗来就用。”
封印?
难道此诗还有什么说法不成?
迎着众人狐疑的眼神,那位黄院长随即陷入了追忆之中:
“当年老夫云游四海,曾偶然入得一座宝地,里面有一根巨大的神秘石柱,铭刻的正是这首月下独酌,犹记得那时,老夫不过初见,便将这首诗奉为神作,甚至还忍不住盘坐于石柱之下,一面感悟诗中意境,一面对月共饮。”
“那一顿酒,老夫足足喝了三天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