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5)(1 / 2)

临近高考,严未清成了亲戚长辈们的重点关注对象。

每逢周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便轮流上门探望,他们恨不得住到家里,寸步不离地伺候孙女的衣食住行。而原先为女儿考试搁置了工作的陈岚因则喜闻乐见地当起了甩手掌柜。

老人们的殷切希望压得严未清喘不过气来,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还有人害她分心。

尽管那人再也没有出现在小区里,只有乔灵一人操持着新房的装修事宜。

严未清虽然以请教之名加上了沈行远社交账号的好友,却没想到对方几乎是个网络社交界的隐身者——他从不分享生活,状态长期保持离线。

但严未清提的问题,他总会抽出时间认真回答,快则秒回,慢则延迟一二天。

至于他的行程和私人生活,他没有主动谈起,严未清也从不问。

直到高考前夕,严未清才鼓起勇气发消息告诉他自己即将上考场的事情。

每年的六月七号八号总是备受全国人民关注,沈行远不可能不知道,但他没有回复。

正发愁,陈岚因和外婆推开门端进来一杯热牛奶,看着她喝完,催她上床休息。

严未清只好放下才算了一半的数学题,“妈,考完试我想和你说件事。”

彼时陈岚因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只是爽快地答应下来,然后收走了女儿的手机。

严未清不得不暂时将沈行远抛到脑后。

天刚麻麻亮,严未清就醒了。

外婆怕她着凉,执意将空调温度升到了28,一觉醒来背部的衣裳已经被细汗洇湿。

严未清屏息感受了一下自己的状态——大脑活跃,身体也没有明显的疲倦感。

看来昨晚的事并没有影响她的睡眠。

冷水洗漱后,严未清换上长裙,坐到书桌前背古诗词、看写作素材——第一科考她最不擅长的语文。

七点钟陈岚因来敲门,她还是没忍住向她请求用一会儿手机。

陈岚因欣然同意。

严未清默念着王勃的千古名作《滕王阁序》,拉开抽屉取出手机,解锁,果真看到应用右上角有提示未读消息的小红点。

凌晨三点,刚下飞机的沈行远回复了她——

“加油,未来的小学妹。”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作者的悲伤之情充斥于华美的文字间,严未清却忍俊不禁,“小学妹,有点可爱。”

严未清细细品味着这个称呼,忽然就对即将于三个月后到来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

最后严未清将手机放回原位,在外婆的呼唤声里退出主卧,到餐厅吃早饭。

紧张而沉重两天一晃而过。

压力都是长辈的,在经历了长达半年的训练后,学生们大多早已对考试麻木了。

尽管如此,在语文考场上,严未清还是对时间的把控出了点偏差。

严未清没有把这个坏消息告诉家人,而是在午休时间迅速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

接下来的三科考试,她都发挥正常。

八号傍晚,母女俩离开考点,回到学校宿舍收拾行李,所有人都行色匆匆,网络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也使那些郑重的告别仪式逐渐淡出生活。

学校周围的道路上满是私家车,进校难,出校更难,严未清快吃完一盒雪糕,她们才从龟速前行的车流里脱离出来,驶入宽阔的主干道。

望着学校围栏慢慢消失于视野,严未清怅然若失。

陈岚因问:“你觉得自己考得怎么样?”

严未清:“还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