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面目(1 / 2)

逆道之始 羽不争 0 字 2023-07-13

“徐小兄弟。”

“实不相瞒,这几日时间中,看着你们几位青年人如此朝气蓬勃,实在是,让我心中感慨的同时,也好生羡慕啊……。”

“遥想曾经,我青壮之年时,也曾如你们一般心怀满志,想要纵马踏风,游遍那山河湖海!”

“只可惜,就因为修行之道上没有半分天赋,到了最后,还是没能走出这……亭山城。”

王如海似是回忆到了往事,口中感慨着,连脸上神色都不由带上了几分落寞。

徐念站在原地,就静静的看着他,而王如海在又饮了两杯酒后,才话语中带着浓浓的不甘,轻声说道:“小兄弟是个聪明人,过多的拐弯抹角毫无意义,我便也直说了。”

“虽可能有些不妥,但我还是想请教小兄弟,是如何在短短几日内,从一介凡人侍从,直接踏入了修行之道的?”

他站起身双手抱拳,面色端正的向着徐念请教着。

徐念闻言面色平淡,却亦是拱手一礼,说道:“您是长辈,既是问了,那在下作为后辈,自然不会欺瞒于您。”

“我之所以能踏入修行,还是仰仗了大小姐给的一枚启慧石,兴许是运气好,才得以侥幸迈入修行之道……。”

王如海面色微僵,他皮笑肉不笑的回道:“只是一枚启慧石,并没有再受过其他助力?”

“没有。”

徐念应声而答,随后,不顾王如海逐渐难看的神色,轻声道:“天色已晚,若无他事,在下便先行告退了。”

说罢,他起身绕过圆桌,径直向着客房中走去,身形渐渐消失在了院中,独留王如海站在原地,低着头,面色阴沉的喃喃着。

“我当年费尽千辛万苦弄到了一块启慧石,都未能成功开脉,凭什么……他就可以?”

“还有那陈风眠,来了十几日了,我哪天不是对他以礼相待,视为座上宾?最后拉下面子求他给我开脉,他却说我九脉已碎,此生无缘修行,更是让我放下这念想……。”

“难道真要我甘于平凡?浑噩一生?”

说着,他咬牙切齿,面色逐渐有些扭曲,可就在此时,伴随着几道人影的倒地,一道沙哑的桀笑声,从不远处,缓缓传来。

“啧啧啧,没想到这毗邻荒蛮的偏苦之地,不仅有人会炼血道蛊,现在居然还出了个只靠启慧石入道的人才。”

“真是出乎意料啊……。”

王如海闻声抬头,只见院中站在远处的几名侍从管家,皆已倒地不起,而那高高的院墙之上,一名身材枯瘦裹着宽大黑袍,面容阴鹜的老者,正笑望着院内。

在黑夜残月的遮掩映照下,他手中黑紫的源气凝结成一根长矛,矛尖处,正挑着一颗硕大的头颅,不断的滴着血。

那头颅被长矛矛尖捅了个对穿,只是通过残缺的面目望去,依稀能分辨出,正是那名衙卫统领……。

“不过,你……想入道吗?我可以帮你,只需要,你帮我抓两个人……。”

那老者忽然转头,直勾勾的盯着正欲逃离的王如海,咧嘴一笑道。

而本已跑出老远的王如海,身形猛地停顿,他有些不可置信的转头,看向了那笑的有些阴森的老者……。

……。

黑幕逝去,昼夜轮替。

翌日。

当第一声雄鸡啼鸣,响彻亭山城之时,枯坐在院中一夜的王如海,才从呆滞的神情中缓过神来。

他眼中缭乱着许多血丝,周围院地上横七竖八的倒着许多侍从丫鬟,但都并未致命,只是晕厥了过去。

他有些茫然地扫了眼四周,张了张嘴,从干涩的口中努力的挤出了几个字,向着院外说道。

“我…要入道……。”

说完后,便瘫靠在椅凳上,眼中失了神采,短短几个字,好像费尽了他所有的气力。

而在王府院外,那盘坐了一夜的黑袍老者,睁开了那双锐利的眼眸,他嘴角勾起抹淡笑,随之起身。

袖袍一扬,一只红头绿身,形似蜻蜓却背生六翼的半指小虫,震动着翅膀飞入了院子之中,似乎目的很明确,它直接飞到了王如海面前。

在其渐渐聚焦的目光之中,化为光点,穿过衣袍涌入血肉中,短暂的疼痛感一闪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