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是惜春想与她私下见面,嫣玉还诧异回头,沉默了一下才点头答应。
过了半刻逾白回来说惜春已在水榭边等候,嫣玉就起身向水榭那边过去。
惜春坐在水榭边的栏杆,冷眼望着池中荷花亭亭,直到听见嫣玉的脚步声响起才回头:“嫣姐姐。”她眸中并无丝毫笑容,只是淡然说道。
嫣玉示意逾白在水榭外候着,只身踏入亭下。
“四妹妹,可是有什么事?”她问。
“嫣姐姐,我——”惜春欲言又止,神情很是犹豫,咬着下唇低头不言。
嫣玉仔细打量着她:“可是,发生了什么事?”她记得从前惜春都是性格爽朗的,倒少见这般犹豫。
惜春似乎已是鼓起了极大的勇气,嗡动着唇角却又说:“嫣姐姐,我听说,我听说宝姐姐便要在宫中当司籍女官,可能不出宫了?”
宝钗已入宫在史籍司为女官三年,三年后荣归出宫,也即是上个月。
但是宝钗往宫外的母亲和兄长传出信息,她受到司籍女官的赏识,待明年宁司籍荣归故里后,她将接任为司籍女官;只要她在宫中安守本分,就会以司籍女官的身份直到如宁司籍这样荣归出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是,我也听说过此事。”嫣玉点头。
“嫣姐姐,我,我也报名要进宫请选女官。”惜春低头沉默了许久才嗫嚅着说,“这是我唯一的出路——我不想像二姐姐、三姐姐一样,因为到了年岁,就要嫁出去为人妇。我想为自己活一回,就像宝姐姐一样,以进宫成为女官逃脱既定的命运。”
嫣玉尚且有些不可置信;贾家已经有了在宫中为妃的元春,便不需要再送一个姑娘进宫,况且如今贾家的形势早已不如当年元春入宫之时,惜春未必能幸运入选女官。
思量再三,嫣玉还是决定问清楚缘由:“可是外祖母她们已为你定下了亲事,你不满意这门亲事?”
惜春仍是摇头:“没有。嫣姐姐,只是这是我的选择。”
见她神色很是坚定,嫣玉无意阻拦,便只能祝她一切顺利。
“可是,嫣姐姐······”惜春仿佛还要跟她说什么,却又犹豫起来了。
“嗯?”嫣玉疑问。
惜春攥紧了衣摆的一角,犹豫着低声问起:“嫣姐姐,你觉得,我能行吗?”
这话嫣玉自是不敢随便妄言:“我也未曾见过女官选拔,倒也不能与你相说。但你德容俱佳,想来只需万事谨慎小心,应能得偿所愿。”但想到刚才惜春说想要成为史籍司女官,才又问,“不过你为何是想做史籍司女官?我曾在宫中见过史籍司的女官,她们可能与你所想有些不同。”
惜春仍是坚定的意思:“嫣姐姐,我是知道的。但只有史籍司才是宫中尚且算是清净之地,我不想卷入这其中是非之地,我只想在宫中觅一寸安宁之地好好活着。”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则是据说史籍的女官较其他的女官更为容易考上,她自然也无法将这缘由说出来。
这般说来嫣玉倒觉得惜春这样的性子不适合进宫。向来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端,即便是规矩庄重的史籍司,也需是八面玲珑如宝钗这样的女子才能左右逢源扶摇直上;惜春是不愿像她的两个姐姐一样草草嫁人,才不得不以入宫为女官来逃避,但她若不能像宝钗做到一司之长,待到三年之后也是要出宫嫁人的。
“嫣姐姐,我只是想再为自己争取一下,哪怕结果不能尽如人意,我也甘之如饴。”惜春才缓慢地松开了手,语气也变得坚定。
“你能想开也是好的,人生一世,也是不易。”嫣玉见她既是这样想的,便只能顺着她相说道。
“多谢嫣姐姐,为我下定了决心。”惜春长叹一口气,就作势要向嫣玉行叩谢大礼,嫣玉连忙扶着她:“你莫要再说这样的话!若你能入选女官,那是因为你确实优秀,并不因为旁人说过什么做过什么。”
惜春犹豫开口:“那若我不能入选女官呢?”
嫣玉神色不变:“那是你命不好,恰好错过了好时机。”
惜春向来聪慧,立刻就明悟了嫣玉的意思:“嫣姐姐,谢谢你,这次我是真的明白了。”
其实惜春在荣国府的情形并不好,她毕竟是东府的小姐,算来同荣国府只是族亲;但她母亲早亡,父亲一心修仙问道诸事不理,兄长只顾纵情声色,嫂子人微言轻,竟是每一个能真正为她说话做主的。史太君也是怜惜惜春,才将她接过来权当做亲孙女一样养在身边,但连荣国府的仆妇提起四姑娘时都会说她是东院的姑娘,惜春在荣国府更是冷眼旁观的态度。
对于惜春参选女官一事,嫣玉并不觉得她入选的机会能有多大。尤其是史籍司女官,宝钗为了避嫌也会回避,惜春未必能够再进史籍司。
喜欢[红楼]绛珠双生请大家收藏:[红楼]绛珠双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