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了房拿了钥匙,就让小夫妻签字,立马现场点出了一千五的基数,再加上二百七十五的额外奖励。
就这样,众目睽睽之下,这两口子拿走了一大摞厚厚的钞票。
离开时,他们高兴的跟邻居们一个飞吻,道一声拜拜,就直奔王府井了。
先存钱,然后顺便请他们那些出过力的朋友们吃涮羊肉。
这一下比什么说服力都强,谁跟钱过不去啊?
于是想搬家的人骤然加紧了速度,在一个第七天为止前。
居然有八户人家及时搬离了马家花园,成功拿到了奖金。
让几家同样有心搬走,可还没来得及安排好房子的人家羡慕不已。
于是第二个七天周期开始后,搬迁的积极性再度上了一个台阶。
没赶上第一等奖励的人家为了不错过这个时间段,那都拼了。
有人到单位纠缠领导不放,有人到跑到领导家中去送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有人请客求朋友们帮忙,加紧拾掇房子。
有人为争抢时间,不惜跟单位请假,昼夜不停的收拾东西,还跑到老家儿那把孩子托付。
有人甚至灵机一动,找个暂时能存家当的地方,先把东西搬走了。
打算在单位忍上几天,等房子收拾好再搬进新家不迟。
总而言之,那是各显其能去忙和搬家的事儿。
再加上房管局提供的十套房,分配给那些房屋困难户也进展顺利。
大家看在居住面积变宽敞,又住进了楼房的份儿上,还真没人太过挑剔。
所以第二个七天周期之内,搬走的住户最多,足足有三十一户。
这样等到第三个七天周期,还有三户人家预计能够找到房源,愿意为最后一档奖励而努力。
等于是说二十一天之内,宁卫民就成功解决了四十二户住家。
至此为止,宁卫民所付出的代价不过六万多元而已,平均算下来,每户人家的迁走成本也就两千元。
等于全部六十二户居民,顶多会剩下二十户居民,还需要他额外找房才能迁走。
在这样缺房的年代,如此的动迁效率真的很令人惊喜了。
如果对比一下三十年后的情况,那真是堪称奇迹,皆大欢喜了。
这话真是这么回事,并不夸张。
因为除了老百姓搬走能得钱,还能改善居住条件之外。
这件事也是房管所和街道办贯彻政策、执行有力的工作成绩啊。
毫无疑问,这一年的工作总结,他们算是有亮点可以汇报了。
更何况宁卫民也会办事,他从不让帮他的人白白忙和一场。
这不,皮尔-卡顿的瑕疵品,他就优先选了一些,送给了给孟毅、魏主任、房管所所长和派出所所长,作为人情。
同时,还把一些库存的服装鞋帽积压货和惠民烟酒店的廉价烟酒运过来一部分。
给包括管片派出所在内的街道办、房管所三家单位,以低价销售作为职工福利。
这么一来,三家单位的上上下下全是笑颜逐开,对各自的领导交口称赞。
给他办事的人呢,是既得了实惠,又落了好名声。
且因此,更对宁卫民的本事和能量,产生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但最关键的还是,对宁卫民来说,他可是惠而不费,反倒因此开拓出了一个倾销商品的新办法。
他见效果实在是好,就随之把这种方式也延展煤市街和东花市街道去了。
你说他划算不划算,得意不得意吧!
说真的,宁卫民现在真是感到势力初成的妙处啊。
手里掌握的资源越多,他发现自己就越能占着更多的便宜。
说白了,就跟练武练到了无招胜有招似的,在京城的商界也感到难逢敌手了,随手一出就是个妙招啊。
如今的他,真的有点体会到了“金大侠”笔下独孤求败的感受了。
呜呼哀哉,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
哎,凭咱这脑子,咱这悟性,看来今后想栽个跟头吃点亏都难喽。
只是不知,我走的这路数,算是料敌于先的独孤九剑呢?
还是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金大侠啊金大侠,汝能答否?
喜欢国潮1980请大家收藏:国潮1980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