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这样的。”柴德说道:“咱们这次起事,虽然不像官军那样正八经的,也不是土匪,强盗之类。但既然要一起行事,就应该有个说法,不能出师无名。所为我和赵兄商量了一下,就算是讨债,也应有个场面,做面大旗之类的。。”
“对,是应该有面大旗。”大家又说道。
“不知,诸位有什么好的想法,可以随便说说,如果大家认为好,那就采纳。”柴德说道。
“这个,可不好想啊,要不把大家伙的姓写在旗上。”有的说。
“这个有点不妥了,咱们本不是军队,也无心和朝廷对抗,只是要回大家的钱粮。”赵胜懿说道。
“既然大家想不出太好的,”司马康说道:“不如就劳烦柴大哥和赵兄你们定吧,大家胸无点墨,也没见过大的场面。”
“好。”“行。”“同意。”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道。
“既然这样那我们就不客气了。”赵胜懿说道。
“看样,赵兄已经想好了。”柴德说道。
“在下却是想过,先跟大家说说,诸位看如何。”赵胜懿说道。
“既然赵兄想好了,就请说吧,我们洗耳恭听。”柴德说道。
“那在下就不客气了,”赵胜懿说道:“既然这此行事是讨债,赵某认为,应以‘討’字作为大旗字,以表明这次行事的目的。至于口号,就是‘军粮,军粮,百姓粮仓。兵借,官还,理所应当。’”
“这个怎么说那。”柴德问道。
“中间一大字‘討’,两边是口号,左边是‘军粮,军粮,百姓粮仓。’右边就是‘兵借,官还,理所应当。’,旗的颜色是黄色为面,黑色为字。”赵胜懿说道。
“这口号作何解释那。”柴德问道。
“意思大概就是,当兵的军饷和军粮不是朝廷发的,却是从老百姓的粮仓里借的,既然当兵的借了,那就应该是地方父母官帮着还了,这时应该的吗,不然老百姓怎么活。”赵胜懿说道:“在下是这么想的,如有不合适的地方,还请柴兄和大家提出来。”
柴德想了想说道:“嗯,不错,赵兄说的很好,不过柴某也有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柴兄,但说无妨。”赵胜懿说道:“大家也一起来说说看,有更好的,赵某也虚心接受,不必拘泥,怕影响赵某心情的。”
“赵兄,这‘理所应当’,可否改为‘天经地义’那,”柴德说道:“柴某觉得,天地会不会更能体现大家的想法,也是想让朝廷知道,老百姓的苦楚和生活的艰难那。”
“兵借,官还,天经地义。这个‘义’字虽不如‘当’字,押韵,不过意思更贴切,也能更好表达大家的想法。”赵胜懿说道:“在下同意赵兄的想法,很好啊。”
“我们也都没什么文化,既然二位说不错,好,那就是好了。”张大力说道。
“对,对,让我们改,也确实是不知道说什么。”大家说道。
“那既然这样,关于旗帜就这么定了,”柴德说道:“这事就拜托赵兄了,尽快找人把旗做出来。”
“好,这自然没问题。”赵胜懿说道:“在下已经找过了,就等大家定下来,通知下去就行了。不知需要几面大旗那。”
“我本打算把大家伙暂时分为五路,等以后加入的人多了,再行细说,”柴德说道:“不如先做十面,剩下的就交由赵兄你派人看管,用时也方便了。”
“好,那我现在就派人通知王家铺的裁缝们,让他们马上开工,”赵胜懿说道:“争取尽快赶出来。”
“也好。”柴德回答道。
正说时,李二跑了过来,对柴德说道:“老爷,现在天色也亮了,大家伙估计也都来的差不多了,下人通告小人说,宴席已经准备妥当了,你看是否现在开席那。”
“李二,你提醒的好,有你们这些家丁帮忙,我也就省却了很多事情。”柴德说道:“现在,你去通知其他人,让大家伙马上过去,准备开席。”
“好的老爷,我这就去办。”李二说完向后院跑去。
柴德随后向大家说道:“诸位,刚才家丁对柴某说,酒宴已经准备妥当了,况且天色也亮了,大家又走了一夜,我看人也都来的差不多了,那就不等了,柴某今天就给大家接风洗尘。”
“好啊,我们就等着那。我可是带了好酒,好肉来了,请大家伙也常常本家的手艺了。”屠娘说道。
“这回,大家可有口福了,在下可是品尝过屠娘的手艺的,”司马康说道:“那也是不逊于县城的大酒楼啊。”
“好,好。”大家说道。
“正好事情也商量完了,柴明,大力,赵兄,还有司马兄你们几位就辛苦一下,带领大家去后院入席。”柴德说道:“柴某随后就到。”
“好的,好。没问题。”张大力,柴明等几位齐声回答道。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邀亲朋,请好友,将进酒,杯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