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的官员遇到这种都想着忍忍过去了,也没有太计较,遇到不合理的需求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是吕喦不是这种人啊。这一天晚上他点着烛火,还在辛勤劳作。
他想着预备点粮食,还有各种用品什么的,以备灾荒啊,毕竟这年才刚开头,这天就各种下大雨,播种都难受,现在万一好不容易种好了,之后天不下雨了,给你来个先涝后旱……
这时进来了一个同僚,平常关系还不错。
“明天高大人要来我们这寻访啊,你不准备一下?”
“准备了,看看,这一桌的工作记录吧。”
说着吕喦让开身来让那位同僚好好看看他的工作成果。
可是那位同僚连瞧都没瞧他的东西,径直说到:“我的意思是,明天高大人来的时候,你怎么接待?”
吕喦看那同僚的表情,顿时心如明镜:原来你是想巴结别人啊,你不但想巴结别人,你还想让我出钱出力?你在做梦吗?
吕喦虽然知道,却没有戳破,只是道:“那你觉得怎么接待合适呢?”
那同僚微微偏头道:“粮库不能动,万一有灾荒,民众怎么办,但是高大人也怠慢不得,啧,有点麻烦。”
那同僚来回踱步走:“而且听闻那高大人挥霍惯了,我们前面的几个郡全被祸害了一番,听说还闹出了几个案子。”
吕喦在旁边听着,没有发言。
“要不这样,你我自掏腰包,给这位高大人弄个迎客宴,然后好生招待一下,免得他发怒,对我们影响不好。”
“何必这么麻烦,我们做好我们的本职即可,须知我们是百姓的父母官,不是那所谓高大人的仆人。”吕喦看着同僚。
他当然知道那姓高的肯定会找麻烦,这也是高层的要求嘛,所谓监督,那就是让你犯了事的受惩罚,还没犯事的警告一下,总之不是吃干饭的。
监督本身能做到防患于未然,但是执行的人有偏重,不是没有完全公正的人,但很显然,这个姓高的不是。
所以要“花钱免灾”。
可是吕喦过不了心中的坎,他学的是一位前辈。
第二天,高大人来了,吕喦也去接了,没有浓重的大礼,只有一般的饭菜,比他平时要好。
那位高大人没有说什么,和颜悦色的走了。生活工作还在继续。
可是吕喦感觉好像有什么变了,他也说不出来,或许是自己变了?这种感觉很强烈,于是,他收拾行囊,离开了。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他带着家人在一个小村子住了下来,恰好那年爆发了饥荒:天真的没有再下过雨。
他带领家人抗灾,行义举,逐渐的声名也渐渐传播,大半个方圆都知道这位吕宅家主的名字:吕喦
一来就是十几年。
吕喦已经很久没有去过其他地方了,不知为何,心中渐渐起了欲望,想四处走走看看。可是肩上还有责任,他暂时还走不开。
于是他便喜欢听别人讲故事,讲远方的故事。
此地地理位置较为特殊,有枢纽的味道,天南地北的人有的,总会相遇于此处,短暂停留,又默默离去,留下一篇一篇耐人寻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