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巡,饭过半响。
酒足饭饱的沈洛慵懒的倚靠在小亭的红木柱子上,手指拿着牙签剔着牙。
“寒色染来南枝木,三尺七寸荡人间。月姐姐,那是春秋剑中的寒枝呀!”李南姬小脸有些酡红,目光迷离的看着沈洛放在一旁的寒枝剑。
“小丫头挺识货的嘛。”沈洛挑着眼说到。
“那是,就连南唐中孚城的沧耳剑,剑圣刘以农的瑶鲸,藏在大唐九雀阁楼宇中的大明朱雀和青山书院大儒曾令华的君子剑本公—本姑娘都见过。”
小妮子说的高兴,差点说露了嘴,将自己的来历抖了个一干二净。当下心里恼怒,暗骂喝酒误事。
沈洛本就是随口一说,却没有想到小妮子见识如此之广。不,这已经不是见识,而是一种底蕴的表现。
“哦,连大明朱雀都见过?”许轩辰眼眸瞬间一紧,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其余还好说,不管是剑道巨擘中孚城,亦或者是剑圣刘以农、大儒曾令华都为天下世人所知。剑十三苍洱、剑十八君子、剑二十八瑶鲸都赫赫有名。
许多人见过也情有可原,但排名第六的大明朱雀却深藏南唐皇宫,又怎么是寻常人随意可见得。而且就连大明朱雀深藏九雀楼宇这等隐秘都能随口道出,这人不简单!
看着因为李南姬一句话而变得诡异起来的氛围,公仪月虽然也吃惊于这小妮子的话,但也来不及多想:
“小姑娘的玩笑话,小妮子,南唐远遥遥在十万里之外,你怎么会见过这些名剑,怎么小小年纪就不学好,尽说瞎话。”
小妮子也是个有眼色的,当即就一副被揭穿的模样,脸上挂着不好意思的笑,当然,在许轩辰看来极不自然。
“曼月还不知道两位位公子和这位小师傅要去何处,天地之大,不知还是否有缘再见。”公仪月打岔着话题,问向沈洛几人。
“哦,对了,沈洛我只知道你要去尚元都,不知道你去哪里干什么,我之一脉尚有不少探子在那里,可要不要我帮忙。”许轩辰闻言,朝着依靠在柱子上的沈洛问道。
“看见那柄剑了吗,也是为了寻一把剑。”沈洛说到,寒枝有灵,嗡嗡蝉鸣,像一个雀跃的孩子一样在空间里旋转,好像在为自己主人提到自己而高兴一样。
“一把剑?沈洛你已经有了一把春秋剑怎么还要找一把剑,难道那把剑还能比你的寒枝更好。”问初不解,寒枝剑已经是这天下第一等的名剑,沈洛怎么还要寻一把剑!
看着许轩辰几人也是同样的疑惑,沈洛开口解释到:“三十六柄春秋剑之所以名列春秋剑榜,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大的名气,而在于剑本身,每柄春秋剑都有灵,是活物!”
寒枝微微盘旋,飞到沈洛眼前,沈洛看着雀跃的寒枝剑继续说到:“名剑有灵,这一点就是这世俗天下剑器万万,而独有三十六柄春秋剑独尊的道理。”
“剑器有灵,这也就意味着不再是人选剑,而是剑选人,剑器择主,也就是良禽择木而栖。总所周知,我剑潭昔年作为天下第一剑道大家,自古传承幽谷寒、龙舌、冰月漓、寒枝、泰岳总计五把春秋剑,当年我剑潭幽剑仙宋若依不顾剑潭劝阻,在尚元都一战中遗失了幽谷寒。”
沈洛说到“天下第一剑道大家”时有意无意的撇了撇许轩辰,要不是昔日三国灭商,这个名头也不会被北离风花雪月亭那帮娘娘腔夺了去。
李南姬砸吧着嘴,乖乖,别人一把都得不到的春秋剑,这伙人却有整整五把。搁这搞批发呢,怎么感觉春秋剑到了这人嘴里成了大白菜。
“所以你是要去找幽谷寒?”许轩辰若有所思的开口。
沈洛点了点头:“幽谷寒作为春秋剑排名第一的剑器,同时是兵戈榜上唯二的两把之一,一直是我剑潭势必要巡回的宝物。”
有春秋剑榜自然也有别的兵器榜,而这兵戈柄就是世间所有兵器的榜单,兵戈榜不作排名,只记录十八样最强兵器,兵戈榜上的兵器,无一都是镇国镇教重器,皆被用来镇压气运之流。像是东禹王朝的上古九鼎,小和尚所在浮光寺的浮世大钟,镜海海底潜藏的落仙古坛……幽谷寒的遗失,让剑潭气运大减。
问初皱着眉头;“要寻找那柄剑要是你们剑潭强者去寻岂不是更有把握,为什么只有沈洛你孤身一人?”
沈洛清点寒枝剑,寒枝像是不满一样转动剑身,抽离沈洛周身的范围:
“小秃头,你们浮光寺的浮世大钟这么多年可曾有长老或高僧能驱动?还有,莽夫,我记得你们落京不是世代祭祀着九鼎之一的禹州鼎吗,可有实力高强到强硬掌握禹州鼎的狠人?”
面对沈洛忽然的问题,问初皱起眉头,沉思了一会了:“没有。”
浮世大钟,在小和尚的记忆中一直是一副黯淡无光的古朴模样,每年都有僧人尝试催动浮世大钟但都无一以失败告终。
“禹州鼎只能以王朝气运催动。”许轩辰也回答到。
沈洛慵懒的站起身,似乎有些不舒服,重新找了个姿势躺好继续开口;“想明白了吧,这些有着巨大灵性的兵戈都不是强者所能强硬掌握的。神物择主可不是说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