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故人已去(2 / 2)

正因为她是女皇,她才可以为所欲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女人猛然转身,高声宣布。

“准备去大昭寺的车马!”

绿蛾跪地低头,“是,明早会为主人安排妥当。”

女人摇了摇头,斩钉截铁地说道:“不要明天,就现在,我现在就要去大昭寺!”

……

大昭寺位于京城的郊外,每逢秋日,这里总会开满漫山遍野的红叶。

不过现在临近冬日,只有刺骨的寒风和月光投下的斑驳树影。

细长的车队在古道上前行登山,因为山势陡峭的缘故,马车只能停在了山下。

新登基的女皇南宫楹在绿蛾的搀扶下,一步一步的向最上层的台阶走去。

“绿蛾,我现在的气色看上去怎么样?”

绿蛾低头答道:“陛下的气色一直很好,容光焕发。”

“是吗?那就好……”

有些心急的南宫楹,并没有注意其他事情。

但在走近大昭寺山门的时候,这位皇袍加身的女皇却在突然间沉默了。

大昭寺的门匾建筑上杂草丛生,斑驳掉色,像是荒寂许久的模样。

“这是……怎么回事?”

南宫楹等不及对身后人发号施令,她拖曳着裙身走了上去,伸手推开了破旧的大门。

只见幽暗的古刹内一片寂静,唯有竹影,草木,青灯与佛像相伴。

除去大雄宝殿内的一盏油灯,其他的屋里皆是暗漆漆的一片。

还有人!

但南宫楹的愿想很快被打破了。

从那大雄宝殿探出头的人,并不是寺院里的僧人,而是一名衣衫褴褛,浑身脏污的中年乞丐。

“这架势,还真了不得!”

乞丐从未见过衣着如此华美的贵人,他忍不住抬眼多看了几瞬。

绿蛾见状皱起秀眉,用带有真气的声音低喝道:“谁允许你见天子而不拜的?不想要那双眼睛了吗?”

“天子?莫不是外面传的那位女娃儿?”

绿蛾心中一惊,自己刚刚带有真气的声音竟对这乞丐毫无影响。

乞丐露出惊慌失措的面色,他急急忙忙地跪在地上,五体投地的高声喊道:“小的有眼不识泰山,有眼不识天子!还望圣上开恩,饶我一命!我那屋里还有半个烧鸡没吃完呢……”

绿蛾皱眉骂道:“你在陛下面前说什么胡话呢!”

乞丐抬起头,显露出一副很委屈的模样。

“怎么了?皇帝也不能不让人不吃**?”

“你!”

南宫楹抬起一只雪白柔嫩的细手,卷起宽广精美的衣袖,制止了绿蛾的发言。

接着,她朱唇微启,轻声问道:“你不是僧人,为何会留在大昭寺中?”

乞丐嘿嘿一笑,“佛祖悲鸣世人,有仁爱之心,它老人家的地方……自然什么人都能住。”

南宫楹从容自如的问道:“你在这住了多久了?原本寺里的僧人呢?”

乞丐用沾满油脂的手摸了摸头,掰着指头算了半天,引来了绿蛾的一脸鄙夷。

“大概六七年了,这破地方这么高,除了我也没人愿意爬。”

乞丐说到这里,似是想到了什么,嘿嘿的笑了起来。

“至于这寺里的僧人嘛,可以给你们说道一二。”

绿蛾知晓南宫楹是专门为了其中的某位僧人而来,也闭上了嘴,认真听乞丐言明之前的事情。

“当年大昭寺发生过诡异离奇的僧人殒命案,轰动了好一阵子呢!连当时的京都府衙都惊动了,派人往寺里围了里三圈外三圈……可您猜怎么着?”

绿蛾怒斥道:“别绕关子!”

乞丐嘟嘴,耸了耸肩,继续讲道:“在后来的三个月里,大昭寺还是每隔半个月都会死一位僧人,死的僧人一个比一个惨。久而久之,这大昭寺里的僧人自然就跑完了。”

南宫楹听完,强行镇压住心头的情绪,问道:“那些僧人里面,可有一个叫做……”

乞丐听到一半急忙摆摆手,一副我不知道的模样,“唉!这我可不知道哦,我是寺庙荒废后才来的,哪认识什么和尚?”

在说完这句话后,乞丐忽然皱了皱眉头,搓着下巴像是想起了什么。

“不对,和尚的话……好像还真认识那么一个,这人和其他的僧人有些不同,他总是穿着一身洁白无尘的僧衣,被人誉为佛子。”

南宫楹的眼眸一亮。

乞丐摊开手,继续讲道:“不过这和尚怪的很,他明明在寺里的地位超然,却总是每日做一些最下等的活计,比如撞钟……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就没见他歇息过。”

绿蛾感受到主人身上的反应,顿时也察觉到了她们此行的目的。

她对乞丐的态度也变得恭敬了起来,“那先生,这和尚人呢?”

乞丐深吸了一口气,叹声道:“死了,大概在一年前,坐化升天了。”

“死了?”

南宫楹再也无法保持冷静从容,她迈出半步,急声问道:“他真的死了?”

“对呀!尸体就在那儿后山小道边埋着,他说过那的风景最好,能睹物思人……可老子看了千八百遍,那破地方除了草树啥都没有。”

就在乞丐皱眉思索的片刻,南宫楹已经再也听不下去。

她一把夺过身边侍卫的火把,向着大昭寺的后山快步走去。

乞丐见披甲带刀的御林军举着火把从寺院大门一拥而入,顿时被这阵仗吓了一跳。

他目瞪口呆的看着威风凛凛,甲衣反光的军队,倒吸了一口冷气。

“我滴个乖乖,还真是皇帝?”

绿蛾在途径他身前的时候,没好气的瞪了邋里邋遢的乞丐一眼。

“大离皇朝内,谁敢冒充当朝天子?”

……

南宫楹喝退了身边的所有护卫死士,跪坐在一面无名墓碑前,泪眼婆娑。

她一遍又一遍抚摸着墓碑上的痕迹,心中的悲伤如溪流变成川河。

往昔的场景一遍遍划过她的脑海,留下不可磨灭的回忆。

“小和尚,你当时好好说出来的话,我们又怎么会像今日这般天人永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