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姬松的新职位!(2 / 2)

姬唐 乔木兮有思 265 字 9个月前

“陛下!”

但姬松却是不同的,因为信任,他从来都没想过姬松会在那个位置上成为什么威胁,只是认为有他坐镇武英阁,天下武将都必然不敢胡作非为。

“也好.”

“朕现在终于知道当年你派弟子出海,叮嘱他们其他的都不重要,只有那些文明的书籍精华才是最重要深有体会,财富虽然可贵,但却只能富贵一时,但我们华夏只要融合了不同文明的精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那么我们将获取另一个文明数千上万年的无数积累,这才是我们留给后世子孙嘴宝贵的财富。”

既然太上皇都如此说了,那么就去看看,说不定就有什么收获呢?

正在吃瓜的许敬宗突然听到皇帝叫他,连忙起身道:“微臣在!”

“.”

轰!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傻眼了,怎么这就把储君之位给定下了?

但此事他们也插不上嘴,皇帝就这么两个年长的皇子,大皇子李象已被罢辍储君之位,已经无缘东宫,现在也只有李厥才是最合适的。

这下轮到许敬宗傻眼了,姬松什么地位?是随便一个位置就能打发的?虽然也也想姬松身居高位,但他实在想不出有什么位置适合他的啊!

去麒麟阁?笑话,自从文武分立之后,麒麟阁和武英阁就是两条不相交的线,怎么可能?

“行了,不要说了,既然你不想去武英阁,那你总得有个去处!”不待姬松说话就被李承乾打断。

“多谢陛下,如此那不如将那三艘战船赐予臣,如何?”

没错,那三艘大船是他私自建造的,并且没有任何备案,这事在别人看来是茫顾朝廷的大事,但在他这个位置来说说大也大,说小其实也不算什么事,但总归是个隐患,现在名正言顺成为自己的,也算是了了自己一桩心事。

姬松却闻言大喜道:“多谢陛下!”

李承乾和李世民父子两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眼眼中的坚定:决不能放过姬松!如此治世能臣,岂能束之高阁,这岂不是最大的浪费?

但李承乾怎么可能这么放过他?不待他说完,就挥手道:“既然没有合适位置,那朕就说一个,大家也都参详参详,看看合不合适!”

李世民感慨道:“那些翻译过来的书籍由于朕要查询西方建筑方面的事情看了不少,其中有不少巨著都让人大开眼界,什么苏格拉底,希腊七贤泰勒斯、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毕达格拉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等人,都是在先秦时期出现的贤者,几个和诸子百家同时出现。”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贤人重视逻辑和追本溯源,从微小事物解释天地,见微知著;而我东方贤人却是从宏观,大天地来阐述天道,一个由小及大,一个由大及小,虽然路不同,但却最终的结果是相同的。”

“根据百骑司调查,十余年来,被骑资助和腐蚀的读书人不下万人,而这些人大多都是有些才学的,并且九成都是寒门和农家子。”

李世民:“.”

而且世家都在明面上,一目了然。但商人就不同了,他们不在乎名声,为了利益什么都敢出卖,要是让他们在朝堂站住了脚跟,那还得了?

“行了,除此之外,武英阁的担子.”

“这”

“请陛下明见!”

“如此,臣也就不用每次出海还要掖着藏着了,可以光明正大的使用了!”

但太子太傅.这就让人眼红了啊!

姬松闻言大喜,才不管众人嘲笑,连忙道:“多谢陛下,此事微臣接了,必将不会让陛下和太上皇失望。”

“好了,人老了话就多了些,这些就不说,你们要是有时间可可以去看看,其中不少思想都极为震撼人心,并且直指本质,想必对你们今后施政也会有不少启发!”

众人:“.”

到他们这个位置,世间的很多东西都已经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华夏数千年文明璀璨,不管什么难题都能在史书上找到解决之道。但随着大唐日新月异,很多他们不曾见到的东西纷纷出现,这就导致他们在施政过程中犹犹豫豫,生怕出了状况,既然如此那他们就去看看到底有没有太上皇说的那么神奇!

“好了,此事到此为止,再说说其他事情吧!”

拒绝?笑话,怎么可能拒绝?和这简直说到自个心坎上了,傻子才会拒绝?

想到今后有可能朝堂上的官员,为了背后之人的利益争夺不休,不管民生疾苦和大唐利益,他就不寒而栗!

众人点点头,在前汉时期,商人就是一群最没有地位的群体,每当有战争,赘婿,闲汉,商贩都会成为抽调对象,地位也就比奴隶强那么一点。

“父皇,既然郕国公如此说了,那就另外安排吧!”李承乾适时出来说道。

李承乾无奈,只能说道:“功就是功,臣子建功,上位赏之,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不然外人就要说朕和父皇吝啬了!”

这下轮到李承乾意外了,之前不过是放他出去一段时间,等回来了继续重用,但现在这家伙明显是要撂挑子了,这怎么能行?

那种场面实在不敢让人想象,那个时候,官商一体,要钱有钱,要话语权有话语权,那种危害比之世家之害还要严重百倍。礼乐崩坏,人心不古,凡事都以利益为险,没了礼义廉耻,各种男盗女娼

想到这里他看向李承乾凝重道:“皇帝,你要记住,商人可用,因为他们为大唐贡献了大量税收,用之可以减轻百姓负担,不可一棒子打死。但同时也限制他们,为商者不可为官,为官者不可经商,这要写进大唐律中,一旦发现李绩罢官,三代以内不得为官!”

“此事万万不可大意,让他们钻了空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