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天傲心中一动,不由的轻吟浅唱。
笛音应和歌声,歌声衬着笛音,一起一伏,盘旋在彩云间,飞舞在花丛中,如悦耳的叮咚泉水在蜿蜒曲折的山中溪流间流淌着。
曲终歌息,余音袅袅,清远悠扬,众人如闻天籁之音。
良久,齐齐惊叹不已。
知节和冷清秋此时此刻看向唐天傲的眼神中,无意间难掩那或多或少的倾慕之情。
众人出府,方欲告别,听到斜对面街道上有人远远的呼唤。
唐天傲抬头看过去,见唐智正和一个领着二个官家衙役打扮的随从立在一处商铺前说话。
见唐天傲几人看过来,唐智并肩和那人急步过来。
“你不在县衙里坐着,来这街道上有何公干?……”
“怕是又受了闲气,出来避避吧………”
苏凌风冲正急步过来的那人,高声嘻嘻哈哈的笑着问道。
“苏校尉,县衙里的那点事,可实在是瞒不过你,……诗雨……铺子要开业,……无论如何,我也要亲自过来看看……”
那人远远的,一脸欢笑的应答着。
“呀!……这位是唐府的唐三少爷吧?!……”
“哎哟,……这位国色天香,又英姿飒爽的小姐,……一定是唐府的贵客,冷家小姐了。”
“久仰,久仰,……真是幸会,……”
“武艺也不知道长进了多少,……官场上的这一套,……如鱼得水啊,……”
唐忍在一边,也禁不住的说笑起来。
和唐智一起过来这人,除了唐天傲和冷清秋主仆二个不认识,这人可是其他几人的熟人,此人正是杭州县衙的县丞秦明远。
说是熟人,其实也不是熟人,而是极为亲近的人。
身为杭州城县丞的秦明远,算是半个唐家人,而苏家更是对他有知遇之恩。
秦明远,杭州本地人,出身贫寒,早年入伍,到边关待了数年,返乡后,务过农,也做了几年生意,奈何时运不济,亏了本。
后经人介绍,到了县衙做了一名杂役,阅历丰富,处世圆滑,精于政务;又待人公道,乐善好施,人缘极好,后经苏府的举荐,做了这杭州城县衙的县丞。
氏族制度盛行,朝廷官员的选拔和任用,大多数都是要氏族豪门的举荐才可以。
依大唐现在的官场制度,县丞可算不上朝廷正式的官员,只是辅助的吏员,当然,县丞这个级别,那就是吏员里级别最高的了,毕竟是县令一人之下,承担着县衙里大部分的政务。
吏员想再升迁到官员,正式的进入朝廷的官场体系里,几乎是件没有可能的事情了。
不出身于氏族豪门,一辈子也止步于吏员里最高的县丞这个级别了。
自己的努力,加上苏府的举荐,奈何出身是一道无法翻越的障碍,虽有才华,也有卓越的才干,秦明远能走到今天,虽有不甘,也是很知足了。
今日出来,遇见唐家和苏府的熟人,那自然是要过来打个照面的,不期竟遇到了唐家三少爷和冷家的冷小姐,一时,也是欣喜不以。
开铺经商,商铺修葺、粉刷,店面格式和布置,后院库房的整理,香皂成品、原材料的采购、院中新垒制造香皂的锅灶,………一直是唐智亲自带人在弄。
考虑到单纯售卖香皂有些单一,唐智也和知节几个进行了沟通,开业后的铺面里,除了香皂,还会售卖一些姐妹三个手工女红的手帕、刺绣、折扇、团扇、……,打理诸如此类的琐碎事情,也是唐智的特长。
只是诸多事情还是要有条不紊的进行,商铺的开业,还需等待一段时日。
秦明远得知诗雨几个要开铺经商,他也不是外人,也是放心不下,才过来看看。
众人聊了一会,又一起到铺子里四处看了看,出了铺子,也就互相道别,各自去忙自己的了。
回府路过乐器铺子,那铺子的老板连忙招呼住唐天傲。
唐天傲进到铺子里,老板领着进了后院,后院廊下摆放着几只作工精细的小鼓。
唐天傲依次试了几下,欣喜的点点头。
自己想要的鼓,式样和音质终于达到了想要的期望。
鼓是有了,重要的组成部分铜镲钹,却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难题。
唐天傲心里早有筹划,打造铜镲钹需要紫铜和锡锭,这二样,在这个时代可是仅次于银、金的贵重金属,自己要用,也是容易,唐智掌管的唐家货栈里应该就有。
铜镲钹是大圆盘型,中央呈圆拱形态,正中有孔,用来悬挂,似伞形的圆环部分延伸到边缘。
材质的问题很好解决,锻造成型,可有很大的难度。
铜镲钹的冷锻成型是最重要的一环,成型后还要进行车削,涂抹防绣油、整体打磨和上色,调音质、音色,……这些在没有精密仪器校证的情况下,打造出需要的铜镲钹,绝非易事。
唐天傲心里有现成的人选,那就是街角打铁的那萧近水、萧若峰父子二个。
自己亲见那身材魁梧的萧若峰打造出小巧玲珑的香薰炉,自己需要的铜镲钹,自不是什么太难锻造出来的。
唐天傲嘱咐了唐忍几句,让转告唐智一声,准备好所需要的材料,就与众人拎着打造好的小鼓出了铺子。
临时绕路,多穿过几条街道,到了铁匠铺子,边说边比划的和萧近水父子描述清楚自己想打造的东西,细细揣摩了半天的父子俩个,虽然不知道唐家公子打造出来的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可还是点点头应承下来,一再表示按照要求锻造出来,没什么问题。
一行人,拎着造型独特的小鼓走到回府的路上,惹的路人纷纷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