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环忽闪着眼睛,纯真稚气的眼神里有些好奇,动动嘴唇,想问什么,也没有开口。看看唐天傲,见也没有什么异样,也就安下心了。
清秋,清秋?好像刚才少爷喃喃的喊的是清秋二个字,什么意思呢?清秋?诗雨姐姐刚才弹奏的明明是《秋韵》,少爷怎么说是清秋呢?刚来家里的冷家小姐名字里也有这二个字,少爷喊的是不是这二个字呢?难道是喊的冷家小姐吗?冷家小姐才刚来,少爷和她也不熟识,无缘无故的喊人家的名字,真的搞不懂,小环一阵的胡思乱想。
唐天傲的思绪回到现实,眼前的几人,几个女子,秀丽端庄的,温婉柔顺的,百媚丛生的,将门少年神彩英拔,俱是青年才俊,品貌非凡。
唐天傲心神一荡,也有了跃跃欲试的冲动,环视室内,屋里头摆设的乐器,独独没有寻觅到竹笛,可除了竹笛,其它的古典乐器能摆闹出声响的也没有几件,更何况弹奏出音侓了。乐器是摆弄不了,心下想想,随口吟唱一曲,急切间也想不起哪一首合适,后世的乐曲里虽说古典国风的歌曲众多,可毕竟都带有自己那个时代的印记,就是有现代音乐的伴奏,也是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如果自己高歌一曲,眼前的几人不知道会做何感想,诧异?疑惑?赞赏?茫然?唐天傲合记了一番,想想还是算了,等有机会了再看看吧,怎么也等着自己打造的架子鼓鼓捣出来再说吧。
想起自己正委托乐器行鼓捣的架子鼓,唐天傲是满怀期待的。如果真的鼓捣出来,与眼前几位擅长音侓的朋友能合奏一曲,应该也是一件极有趣的事情。
平日里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干,穿越到这个时代,一个世家少爷的身份让他衣食无忧,节奏缓慢的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了。眼前几位姑娘擅长演奏的乐器,知节要教他弹奏琵琶,可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古筝和古琴。时间即然不是什么问题,古筝自己还是懂得那么一点点,索行好好学学古筝,也正好可以打发无聊的时间。
“千年琵琶万年筝,有心向几位学习,可我心性愚钝,能学到几位的一点皮毛也是万幸了。知节的琵琶大开大合,激越铿锵,摄人心魄,我居住唐府后院,虽寒舍简陋,环境却是清幽,琵琶的动静太大,多少有些不适合,琴筝相对委婉平和多了,诗雨姑娘如肯教我,那自是感激不尽。”
“哼”,知节撇了撇嘴,狠狠的瞪了唐天傲一眼。本来正怀里抱着琵琶,满怀期待等着教唐天傲弹奏琵琶,可人家却并不想学琵琶。
不解风情,我还懒得教你呢,知节又甩了唐天傲一个白眼。
众人早以瞧见,各个捂嘴轻笑起来。
知节的性子直率开朗,嘻笑怒骂也向来不加掩饰,一心一意想着能和唐天傲多一些机会亲近亲近。桌上几人除了懵懂的小环和并未多想的唐天傲,诗雨、苏凌风和淑婷对知节的这点小心思可看的很明白。
苏凌风站起身来和唐天傲调换了一下位置,让唐天傲坐在了诗雨的身旁。知节虽然念想着唐天傲向自己学弹琵琶,可见唐天傲真心想学弹筝,也满心欢喜的把唐天傲眼前的桌子收拾好,又拿来一架古筝在唐天傲的面前安放好。
由简入繁,出浅入深,先是古筝的构造,后是弹奏的基本手势、力度、技巧,最难的是对音质的把控和对音侓的自我感觉。
指法自然是重点,琴筝讲的是四指八法,劈、托,抹、挑,勾、剔、打、摘。
唐天傲认真的听着诗雨的讲解,也时不时的随着诗雨的手势在面前的古筝上拨弄着琴弦。古筝的弹奏古代与现代有一点的差别,但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对古筝唐天傲毕竟还是有那么一点基础的,时间不长,也是合着诗雨的节奏弹的有模有样了。
“唐公子可是聪颖的很,这么短的时间,对琴弦的把控,虽有些生疏和勉强,可竟然很快可以合上我的琴音和节奏,真是让人难以置信。勤加练习,假以时日,唐公子的琴艺小女子也要甘拜下风了。”
唐天傲是满心欢喜,以诗雨在琴筝上的造诣,能得到她的夸赞,那实属不易。唐天傲也听的出来,诗雨并不是说的客套话,也许自己在琴艺上真的还是有些天赋,这让唐天傲信心满满的。
续上热茶,稍时休息,围绕着音侓的话题,几人闲聊起来。
听唐天傲问起乐谱方面的时候,诗雨站起来捧出一个木匣,打开抽出几本乐谱递给了唐天傲。
唐天傲翻开,一下怔住,有些傻了眼。这……这是乐谱?怎么通篇只是文字而已啊。
头脑中搜索一番,关与乐谱、乐理方面存储的书籍却是不多,不过多少还是有一点,快速浏览了几本,心下也就释然了。
这个时代是没有简谱更没有五线谱这些的,就是自己的那个时代,依时间来说,这些也还是没有被创造出来的。诗雨的这几本乐谱,就是所谓古代的文字谱,文字谱,就是通过用文字来描写演奏乐曲时手的指法、技巧、位置等等信息,早期的乐谱,和后来出现并使用至今的减字谱一样,文字谱不能记录节奏,但旋律是可以根据乐谱弹出的。乐器演奏时可以按照乐谱将旋律弹出,再根据个人的经验和理解,自由掌控节奏。
但是文字谱的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用文字描述某种乐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太过于复杂冗长,也并不容易掌握。
文字谱虽然记录了乐曲的音高和演奏方法及技巧,但是并没有记录力度、速度一些基本的节奏信息,以“中指急下”、“缓缓起中指”这样的描述体现出一部分节拍、节奏的信息,这让初学者往往是一头雾水。
看唐天傲皱眉不展,有些困惑,诗雨知道唐天傲对这些乐谱是看不太懂。这也难怪,个人整理抄写的乐谱,外人看起来也只能凭自己的理解去揣摩其中的决窍和内涵了。
宫、商、角、徵、羽五音,清角或变宫的六声调式、七声调式。
十二律音高的,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诗雨口中的这些,没有一样是唐天傲能听的明白的,刚才还沾沾自喜的自己在音乐上还是有点天赋的自信,一下了垮了下来散了架。
很多乐曲不能普及和传承,各种乐器在一起合奏难度也很大,乐曲不能通俗简单直观的呈现在演奏者的面前是一个主要的原因。以知节刚才弹奏的那曲琵琶来说,外人听过之后,很难再依样弹奏出来,除非把那曲琵琶用简谱或五线谱固定下来,擅弹琵琶也识得乐谱的人才会重新弹奏出来。
头脑里是有一些音侓方面的理论知识,可对于自己这样,只是喜欢音乐而非专业资深研究音乐的人来说,听一首乐曲就能谱出乐谱,那可就是天方夜谭一样了。
现在看来,有多理论知识转化到现实中运用,绝不是简单的事情,音乐是如此,很多其他的专业也是如此。自己头脑里海量的知识和信息,也只有具体亲自实践和操作,才会有一定的作用,否则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哪些可以在这个时代运用,哪些是不能用在这个时代的,唐天傲心里不断的揣摩和权衡着。
一天下来,唐天傲虽有些失落,也是收获满满的。看看天色接近傍晚了,与众人道别后,主仆三个也就回了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