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书塔(1 / 2)

夜色早早的下来了,到了晚饭的时候,冷文娴和唐忍提着几个食盒来了阁楼上,饭菜精致而可口,也是冷文娴亲自动手做的。

随着几次的接触,唐天傲对自己的这位小姨娘也愈发的感到亲切,在她的身上即有传统女性的端庄娴淑和温婉贤良,风姿绰约的浅笑嫣然中又多少有些现代女性的睿智和理性。对唐天傲的殷殷关怀之情,也处处让唐天傲感到丝丝的温暖。

主仆三人和冷文娴,四个人在饭后随意的闲聊着,愉悦和欢快的气氛充满了夜色笼罩着的阁楼。

夜凉如水,北风凛凛,很晚的时候冷文娴和唐忍才下楼各自回去了。

待小环收拾好一切,起身也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后,唐天傲拨旺了火盆里的木炭,吹熄了灯火,斜躺在床上却无心睡眠。

内心久久也无法平静下来,对这个时代,他内心有过好奇、兴奋、不屑和徬惶不安,总的感受是荒诞离奇,事事透着令人啼笑皆非的怪异。而今天经历的事情让他对这个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见识了传说中的神奇武功,又在旧衣服里翻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辗转反侧间,一翻身,触到了随手放在床上的项圈,原本冰冷坚硬的项圈,一经肌肤的接触,立刻变的温润和柔和起来。唐天傲摸索着拿起项圈,心里叹了一口气。

“真是奇幻!为什么会是我?”,黑暗中唐天傲自言自语的说道,又无奈的笑了笑。离奇的穿越到这个时代,充满着他无法用现代科学解释的未结之谜,而这个项圈在自己的那个时代就一直困惑着自己。

说起这个项圈,严格说,它并非是一个项圈,只是感觉它类似人们熟知的项圈罢了。项圈是一种紧贴颈部的装饰品,它有着拥有悠久的历史。古代传统的项圈经常用金、银等金属材料制作,并挂上长命锁或是玉石等挂饰以求保佑平安。

唐天傲手上的这个项圈严格的说也只能算是半个项圈,椭圆形的项圈好像是断裂了一半下来,其断茬处却是平整光滑。

这个项圈是唐天傲家里祖辈传下来的,传到唐天傲这里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代人。唐天傲出生的时候,唐家的长辈把这半个项圈的两端系上一根丝线挂在了唐天傲的脖子上了。唐天傲小的时候经常从脖子上拿下来当玩具来玩耍,每每长辈见到了就是一顿咳斥,再三叮嘱一定要随身戴着,不要轻易的解下来。说是只有戴着才能驱灾免难,长命百岁。

唐天傲聪颖好学,在求学的路上,不断的进入各个高等学府深造,随着知识和阅历的增长,脖子上这半个项圈越来越引起他的困惑和探索的兴趣了。

一代代的唐家人传下来的这个项圈,其来历唐天傲并不特别感兴趣。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世代传承的习俗,很多普通人家都有辈辈传下来的古老物件,年代久远的物件传到现在,也没有人知道其来历和出处了,这也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唐天傲感兴趣的是他的这个项圈与人们所熟知的项圈有一个特别的不同之处,或者说他的这个项圈充满了不可思议的神奇。

挂在脖子上的项圈,闪着幽黑的光泽,厚实宽大,却并不沉重。项圈温暖柔软,它的温度和人的正常体温是一样的,柔和的也与人的肌肤是一样的,虽然是挂在脖子上,项圈紧贴着皮肤,却没有任何异样的感觉。但是,一但把项圈拿下来,脱离和人体的接触,立刻就变得冰冷和坚韧起来。

唐天傲作为知识渊博的理工科学家,却一直无法用自己的现代知识去解释这一切,他无数次用肉眼和各种先进的仪器去观测和扫描这个项圈,除了朦朦胧胧的看到项圈上有着图案或是文字存在着,其他的是一无所获。唐天傲几度的认为自己隐隐看到的就不是什么图案或文字,因为图案根本就看不清楚,那些文字即不是楔形文字,甲骨文,象形文字,腓尼基文字,也不是金文、纂文这类的文字。当然更不是现在的中文或是英文和其他外文。

这半个项圈的材质也是一个未解之谜,唐天傲曾辗转数个世界上顶尖的物理和化学实验室,也用了很多的现代科技手段,始终也没有检测出这项圈的材质到底是什么。有人大胆猜测,它是由来自宇宙深处某种不为人知的神秘元素锻造而成的。宇宙中有太多的奥秘并不为人知,项圈的神奇也刺激着唐天傲在科学探索的路上不断前行,也许正是有了这样的动力,才让他在人干合成芯片领域里取得重大的成就。

夜,已经很深了,偶尔北风吹过阁楼,又长久的让深夜陷入更加的静逸。

一天下来,经历了很多事情。兴奋和喜悦,困惑和纠结,也难以抵挡一阵阵袭来的睡意,朦朦胧胧中唐天傲逐渐的进入了梦乡里。

一缕暖暖的阳光打在身上,推门下了阁楼,信步走到了一个花园里。流水潺潺,百花争艳,空中不时飘浮着几朵紫霭祥云,珍禽异兽时有所见。唐天傲闲庭信步,只见四处芳草青碧,花林如海,云雾缭绕,宛若仙境。

悠悠的一阵琴声传来,抬头看去,远远的一处凉亭里有人正在抚琴。

唐天傲移步过去,抚琴的却是一位朱颜青鬓,身着一袭青兰的道袍,神态飘逸,相貌清奇,一副仙风道骨的青年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