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么,系统再正确,对于其他人来说,都是“无法可重复验证”的东西,他只能在系统的结论和现实世界选一个平衡点,来推销他的道理。
“是的,理论上来说处置病人的心脏肿瘤,才是重中之重。但从这几天罗特鲁夫教授的生理数据来看,他所有数据中跌落得最快的就是氧饱和量,而且通过核磁共振图片,我们也看到了另外一个显著的情况,那就是罗特鲁夫教授肺部的肿瘤,已经出现了复苏的态势。再加上这部分肿瘤是体积最大的,对病人的伤害也是最大的,故此我优先选择切除肺部肿瘤。”
陈群说到这里,在电脑上敲打了几下,显出二维的假3d立体结构示意图来,图片一下间分成了四个部分,呈现在画面上,以动画的模式显示了患者在切除各个部分肿瘤对身体的影响,一大堆数据更是在下面列出了十多个图表,让人看得头昏脑胀,仿佛进入了什么高科技的核武器数据模拟。
“大家请看这几幅示意图,在靶向药物发挥效果的时候,罗特鲁夫教授身上的肿瘤,对身体的危害就从原来的各自特定部位的影响,渐渐变成了自身大小重量和体积的影响,在心脏位置的肿瘤体积和面积都是相对较小的,又有药物抑制。所以最简单的大小体重,成为了我选拔的最后标准。这也是几百个模拟数据中几乎大体相似的结果,这里看到的汇总图表,其实就是大数据模拟的最可能的情况,纵使模拟数据不一定准确,但大方向是不会出错的。”
陈群说到这里,自己都差点笑出声来。之所以小扫把的大数据模拟没有多大的差错,关键在于小扫把算是无所不知的系统空间电脑的一个山寨版,主体框架语言和逻辑分类是一样的,故此现在小扫把已经模拟了七八千个投影图像,出现大规模错误的还没有达到三位数,出错率低于百分之一,所以它的后续模拟结果,也有一半以上是正确的,这足以让智能程序在所有医生面前,有很大的发言权。
说起小扫把的立体模拟程序,尽管已经在全员开始推广,但由于机器设备价格昂贵,每个科室也就一台,僧多粥少,根本不可能如同陈群那样大部分手术都可以使用,大部分医生都不是用来进行即时成像模拟,而是用于各种资料齐全的重大病情的模拟,成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进一步提高了小扫把的准确率。
至于模拟手术后的结果,大部分医生既没有这个权限,也没有这个需求,也就是医院的几位院士和副院长拥有这样的待遇。当然,在三景总院和夏绿特医院那边也有推广,一样取得了惊人的成功。故此,质疑智能程序出错,除非能找到颠覆性的理由,不然大家都不会质疑智能程序的。
再加上陈群拿出的结果,就先在他们内部小组鸡蛋里挑骨头先讨论过一次的,没有大的意见才对外公布的,可以说先就经过了一群最好的诊断医生判断,出错的概率几乎没有。顶多是方向的不统一罢了。
尽管人老成精的杨小泉隐隐猜测出陈群这家伙是在玩花样,将报告弄成大家都看不懂的东西,有一种忽悠大家的味道。但他偏生找不出证据来,要不是自己的关门弟子偶然一次说过陈群也会糊弄其他人,他还想不到这一点上。
不过这次忽悠是为了让大家的面子都好看一点,不然小陈这家伙一声不响将手术给做了,来一个先斩后奏,大家还是干瞪眼。果然刘大炮的徒弟,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喜欢大医直播间请大家收藏:大医直播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