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罗特鲁夫教授的治疗方案,院来的领导在经过协商后,都认为全权交给陈群来完成,这是最佳的方案,也是最合理的方案。所有医生都没有治疗过四重癌症的经验,所以大家都站在一个起跑线上,那为什么不任用一个天才横溢的医生,来主持这工作呢?
其次,大家还是有一点自知之明的,以罗特鲁夫教授的身份地位,在国外能找到更合适的专家组甚至跨国医药公司实施实验性治疗,当然也不需要他们这些远东地区的癌症专家来指手画脚了。
罗特鲁夫教授相信的是陈群,他们大概还没有资格获得人家的认同,所以擅自插手就是“乱弹琴”罢了。
陈群在解释完他的第二部具体治疗方案后,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提出任何质疑。尽管陈群的方法看起来没有什么新意,反而有些显得保守。但保守就意味着安全,也就意味着成功概率更高。
当然,陈群的保守治疗采用的外科手术切除方案,在全世界或许有一二十个顶级的外科医生可以完成一部分的肿瘤切除,但要全部完成,那天下间也就只有陈群一个人能办到。或许远在夏威夷的那家未来高科技研究所有法子完成大部分手术,但因为“技术”原因,也不可能全部办到。
那种纯技术性的治疗方案,陈群做到过并且有多个活生生的例子在前面,当然也没有任何人质疑。这或许也是医生这个职业最简单干脆的一个基本准则——谁行谁上,用事实说话才是唯一的标准。
等陈群讲述完毕,在场所有人都产生了一个认识,就是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发言权,顶多就是进行一点无关紧要的建议,几乎都是废话。与其开口无话找话,还不如闭嘴。
所以一瞬间气氛有些微妙起来。
杨小泉立刻觉察到了这种沉默的气氛,也清楚大家都是没有发言权,干脆就改变话题,活跃一下气氛。
“小祁,你将我手里的这份资料上传到屏幕上,来讨论我这边遇到的一个难题。至于小陈的方案,我个人认为就这么定了,反正我们也说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那也不好意思在你的手术上指手画脚了。”
作为医院的王牌医生,杨小泉的这句话,其实也就无形承认了陈群的技术,高明到连他都没有资格指指点点,大家唯一要做的,也是唯一能做的,就是带着两只耳朵过来听听,至于想照葫芦画瓢,其实都是不可能的。
陈群的这个葫芦太大,其他人把持不住!
陈群当然清楚杨小泉也是属于那种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主,既然过来给他捧场,那当然也不会空着手过来,非要找一点麻烦给他,才是老顽童的本色表现。不过杨老既然找上门来,说明情况是不能耽误的,必须马上解决问题,所以他才会找他们这群年轻人出主意。
如果情况可以耽误,那杨小泉绝对会自己想法子,等最后解决问题之后,才会拿出来考究大家。
“只希望杨老这病人情况不是特别复杂,不然我们恐怕也无法应对。”
说话间,祁虹已经将杨小泉助手递过来的u盘插到了电脑终端上,在大屏幕呈现出了具体的病历。
患者女,名叫李莉莉,今年五岁,才做了心脏医治手术,结果不到一个月,就出现了呼吸急促,脉搏过速。给小女孩做手术的第一人民医院怀疑是她排斥心脏,于是第一时间进行活体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