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在几条内找出一种能逆转基因的特效药,陈群认为这只是天方夜谭,就算有系统帮着模拟运算,那庞大的数据,也是需要一两个月甚至更长。对于北条广云来说,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与其做无用功,还不如寻找一位现有的药物,来看看对北条广云有没有什么治疗作用。于是,在系统空间中,他首先得建立起北条广云病情恶化后,究竟会拥有哪些反应,哪些药物有效果。
这是当务之急,治病其实很多时候就如同大海捞针,他需要在合适的地方找到合适的病情给予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至于外面的斑马鱼试验,仅仅是他的一个医学幌子罢了。
能做人体模拟试验,当然不需要动物试验。
由于这次一千个宝箱一起打开,系统在做出了整理优化之后,彻底赋予了他一个崭新的知识宝库。那种感觉,对于他来说,就好像如同脑海中突然塞入了一台电子计算机系统,他能清楚明白每一个文件每一个构建的工作原理和代码,甚至还知道修正错误。
这感觉这么说好呢?就如同他原来当医生,就是一个非常熟练的文职工作人员,能熟练地使用电脑系统中的每一个程序,甚至还使用得炉火纯青。但对每一个软件,每一个程序背后的原理一无所知,只是知道这些东西,能如何使用,究竟能造成那种后果。
但现在,他不仅能使用每一个软件,还明白每一个软件后的原理,甚至还可以重新编写代码,来创造一个全新的软件。
这种知识的全面覆盖和积累,就算对于天才来说,也是需要四五十年的努力,才能做到这一点。
他么,则是靠开宝箱,获得了一个坚实无比的医学宝库,变成了一个货真价实的医学大师。不,更确切地说,他更像一个行走的医学图书馆,他拥有他所需要的一切知识。
这样的能力,大概全天下能完全将这种能力施展得出了的,就只有系统空间了。能利用手中的金币,创造出他所需要的一切。
在系统空间的试验室内,几台机器正在飞快地进行着北条广云的基因碱基对的检测,而在另外一边,几千种药物,正在对北条广云的人体细胞组织,进行着活体组织细胞药理试验。
这才是陈群希望最能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来,他还有另外一个更极端的方法,就是兑换出上千个模拟患者,来同时进行各种治疗。不过,这里所需要的费用是几千个金币,让他只有两百多个金币的他无力支付那么多昂贵的费用,他只能求其次。利用组织细胞来进行实验,毕竟,将一个人切片,至少也是几千份足够分量的试验组织细胞。
另外,有了原来药物的分子结构式,陈群希望能找到一项能综合这种药物的抑制剂,这只是单纯的生物化学试验,是最有可能完工的。和他原来那点可怜的病理学知识相比,现在升级换代的他,有了更好的法子,就是用一种更为合理的分子手段,将这些药物给分解成碳水化合物。
利用纯化学的手段,对人体的伤害更小。这也是他进行抢救的信心来源。
只是和他豪华先进的系统空间医院相比,外面越发简陋的设施和斑马鱼的的培育试验,已经由最开始设想的上百箱缩减到了四十个小型水箱。反正对他来说,外面箱子的多少,仅仅是一个幌子,最后合适的药物,总会出现在某个箱子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