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内行看门道
罗宾看着最后一针缝合完毕,心头越发惊讶起来。他观察的层面,远远不是祁虹这些入门级医生所能轻易明白的。
对于罗宾来说,任何手术手术最重要的,首先是保证神经的流畅,其次才是保持血运,手术缝合是否规范整齐,他并没有多大的要求,毕竟,他可不是强迫症患者,也不是完美主义者,更不是艺术家。
能让患者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甚至更好,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所以,对他来说,陈群开始缝合之后,他一直盯着前面的监控面板,注意上面的数据,尤其是患者肘部的神经电波频率。
见原来只有三十多的数字,慢慢回升到四十多,在快要完成缝合的时候,这个数字已经跳到了五十左右。他更是情不自禁地眉头一跳,知道就在这几分钟的皮肤缝合中,陈群不仅缓建了臂丛神经的压力,还让神经频率渐渐恢复了正常范围值。
这数字后面,意味着神经既不紧,也不松地被陈群重新固定在肌肉丛中,他在肩胛骨位置开出的一个新弯道,也是完全成功的。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是对皮肤、软组织、肌肉丛和神经的构造有一个完整的认识,然后才能重新搭建出和原来正常情况下的结构。
不然,绝大多数医生完成手术后,神经频率都会偏低,达不到50-65平均值范围,要修养好几天才会渐渐恢复过来。如果一个星期都恢复不过来,那就表示神经受到了其他压迫或者损伤。对他这样的神经学领域的著名教授和医生来说,就是彻底的手术失败。
这是一起紧急抢救,那位东方过来的医生连前半截的情况都一无所知,就能轻车熟路地完成后半截手术,这样的水平,几乎和他不相上下,只是经验方向略有欠缺。
尽管没有看到那种新式手术,但从这个病例就能看出,那位年轻人在他所创造的新型术式面前有着说一无二的绝对权威优势。毕竟,年轻人最大的优势就是身强力壮,能最快速度地接受一种新事物,并且将他打磨成型。如果还有天赋,那在这个方向的领先地位是很少有人能撼动的。
除非遇到一位更厉害的天才。
光是看这位年轻的亚洲人的外科手术能力,罗宾认为全院几万名医生,没有几个人能和他相比。
罗宾越发想亲眼见识一下他用磁镊和光镊进行手术的具体操作了,尽管祥云医院发了一个视频过来,但画面都是分割的,很多细节并没有在镜头中出现,这也就说明中国人在术式方面有所隐瞒。
只是这是国际惯例,在没有完全命名前,没有任何一个知名医生,会将他的术式细节完全暴露出来,展现出来的,永远都是不完整的内容。
作为梅奥诊所的神经科主任和医院的理事会主要成员,罗宾有太多的资源安排几个手术来观察,甚至可以在大多数科室选择病人。
“看来手术已经完成了,距离……午餐时间还要一小时十七分钟……,陈医生,你有没有兴趣再进行一个小手术吗?替一位截肢患者安装一个仿生假肢,尤其是五根仿生手指和神经的耦连?”
陈群听到头顶传来的声音,才从发呆中苏醒过来,略一沉吟,才吞吞吐吐地回答。
“我从来没有做过假肢神经联合手术,恐怕也满足不了罗宾先生对磁镊临川手术的好奇心,我倒是有一个建议,罗宾先生有没有兴趣常识一下?”
“你有什么建议,就直接说出来吧。”
陈群指着他的面容,一本正经地阐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