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今天把你们召集到一处就是建立一支医疗队(2 / 2)

少年们也对自己的职务有了了解。</p>

医徒就是和余全礼余玖甜一样,望闻问切,切脉辩证,针灸药理都要学习的。</p>

然后在通过学的过程中,在医学十三科里选出每个人所擅长的领域进行精学。</p>

马婆婆擅长的是大方脉和小方脉,其他科也都都略通表里。</p>

医护就要学些紧急救治,比如止血缝合,还有心脏复跳人工给气等。</p>

这些都是余玖甜边比画边用参差不齐的表达,马婆婆总结出来后起的名。</p>

医从则是要负责所有药材相关的事宜,要识药辩药方,采药炮制,对症熬煮汤药。</p>

每个职务都划分的很精细,不至于每个人都盲目去海学,东西记得多了反而什么都没学好。</p>

医徒除了学医理,还要跟着余全孝学认字。</p>

医护医从虽然不用学认那么多字,但是也要学会每种药材的名字。</p>

虽然不见得会再遇到这种大规模生病的情况,但是有备无患总是好的。</p>

而且马婆婆觉得,有时候余玖甜随口一说的童言稚语,竟然还能让人悟出几分道理来。</p>

小丫头的意思大致是,不管身处什么境遇,只要大家有东西学,有事情可做,就不会丧失对生活的希望。</p>

马婆婆本来觉得日后自己恐怕再也清闲不得,其实是有些不甘愿的。</p>

但是当余玖甜拿出了一男一女两个逼真的人体穴位模型后,她瞬间觉得精神头十足。</p>

这东西比书上的图可标注的直观多了。</p>

马婆婆感觉自己似乎拿捏住了小丫头的弱点,以后她偶尔就要撂一下挑子,不把小丫头的宝贝多骗几个到手,她顶着这么大岁数折腾这么一番可划不来。</p>

面对好奇又惊诧的徒儿们的询问,她只说找了能工巧匠打造的,大家也就深信不疑了。</p>

现在人人都有事情干,竟然把荒郊野岭的生活过成了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p>

众人各司其职后,余玖甜满以为自己这个小宝宝,总算可以每天黏着外婆过过米虫日子,没想到外婆这几天竟然热衷和大舅母在一起缝缝补补,对她这个小团子都爱答不理了。</p>

加上余玖甜一凑上去,就被苏秀娘拉着学刺绣,吓得小丫头只好跑到余全义的后面当尾巴。</p>

可是四舅父做的好吃的还没吃到几口,余玖甜就被马婆婆抓过去当刺激医徒们的利器使用了。</p>

马婆婆见识了余玖甜的领悟力,教这群傻大个徒弟不免有些抓狂吃力。</p>

她指着面前的十种药材说,“甜宝,告诉你的师弟师妹们,这些都是什么药。”</p>

余玖甜咬了一口四舅父给她烤的肉干,吧嗒吧嗒的说了出来,“黄芩、决明子、马兜玲......”</p>

“说说它们分别对什么症?”</p>

“昂昂,黄芩可以可以凉血安胎......”</p>

医徒们个个都瞪大了眼,竖起了耳朵。</p>

本来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很努力了,师傅却还是天天骂他们愚钝不开窍,难免心里有些委屈不服。</p>

现在看到三岁半的丫头随口就把药名病症说的朗朗上口,瞬间觉得师傅骂的确实没错。</p>

他们一边好奇余玖甜的小脑瓜怎么长的,一边飞快的跟着小丫头的话加深记忆。</p>

有可爱的萌团子充当辅助教材,大家的积极性好像高了不少,学起来竟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p>

被师傅用了一上午后,余玖甜的小嗓子都岔了,不管马婆婆和少年们怎么哄着,耷拉着脑袋再也不肯说半句话了。</p>

好在姜丰华及时解救了她,硬是顶着大家不甘愿的眼神把她抱走了。</p>

回到了余家的床铺处,苏秀娘拿出来一个东西递到了余玖甜眼前,小丫头蔫巴巴的大眼睛一下子变得亮晶晶。</p></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