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价码(1 / 2)

奥地利帝国突然参战大大超乎双方的意料,难道奥地利人也开始学法国人不宣而战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受困的俄国人还是很兴奋的毕竟来的是友军,能活着没人想战死。

司令官亚历山大·普林斯基倒是没忘记自己的使命,他想要趁着这个机会一举摧垮眼前的奥斯曼军队。

只不过奥地利帝国的援军丝毫没有要追击的意思,以此时俄军的兵力单独发起追击根本就不现实。

另一方面奥尔马帕夏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发生了,奥斯曼军队的撤退很快变成了一场大溃退。

所有人都在夺路狂奔,指挥系统完全瘫痪,所谓的军队组织已经完全消失,剩下的只有尖叫着逃命的“羊群”。

其实在总攻开始之前奥尔马帕夏就已经收到了侧翼出现敌军的消息,只不过他还抱着一丝侥幸心理希望可以在敌方增援到达之前结束战斗。

由于对方的增援以骑兵为主,所以奥尔马帕夏派出了他一直没舍得使用的骑兵,以骑兵来牵制骑兵理论上讲是再正确不过的选择。

然而奥斯曼帝国的落后是全方面的,曾经不可一世的西亚铁骑,此时根本没有与奥地利帝国骑兵正面拼杀的勇气。

绝大多数奥斯曼骑兵还未接近就选择了转向,这可苦了那些真正勇敢的奥斯曼人。

后者很快就淹没在了奥地利骑兵的洪流之中,而那些选择逃跑的奥斯曼人下场同样凄惨。

在奥地利骑兵的单方面追杀中奥斯曼骑兵损失惨重,更要命的是逃跑的骑兵还会冲撞己方阵型。

眼看着滚滚烟尘正向着自己奔来,奥尔马帕夏当机立断选择了放弃攻城全军后撤。他当然可以选择自己独自撤退,让士兵们继续攻城。

但如果正在攻城的士兵们突然发现自己的主帅不见了会怎么样?如果发现自己的后方有敌军的骑兵又会怎么样?

一旦战场被分割开来,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于是乎奥尔马帕夏选择了他认为最理智的撤退,虽然过程有些混乱,但好在敌人并没有选择追击。

这次的失败让奥尔马帕夏十分懊恼,但很快他就顾不上懊恼了。因为对面的是奥地利帝国军队,而就在刚刚他在俄国人的土地上袭击了奥地利人。

奥尔马帕夏的行为将被视为对俄国的入侵,以及对奥地利帝国的挑衅。

其实在确认马克西米利安和路德维希的安全之前,弗兰茨就已经下令让阿尔布雷希特带兵秘密进入摩尔达维亚,理由是清剿特兰西瓦尼亚的山匪余孽,以及帮忙护送物资。

在马克西米利安和路德维希登船的同时,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往摩尔达维亚。

不过由于价码不足,以及战略需要,弗兰茨只打算解救多布罗加的俄军,并没有打算帮俄国人击败奥斯曼人。

所以这个相当危险的任务弗兰茨没有让海瑙那条疯狗去完成,而是选择了阿尔布雷希特大公。

阿尔布雷希特虽然也很好战,但他的格局和眼界要比海瑙高得多,并不会因为一时冲动和奥斯曼人打个你死我活,也不会为了救俄国人而真的奋不顾身。

说白了,弗兰茨和尼古拉一世的生意还没谈成,仅仅是一个还没到账的摩尔达维亚的保护权还不足以让奥地利帝国下场和奥斯曼人斗个你死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