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潜龙在渊(1)(2 / 2)

他拿起一支为自己特制的小毛笔,在甘昭吉的辅助下,趴到放在他床上的一张案几上,提着小小的毛笔,勉力的在纸张上写下自己心中所想的文字。

“社会关系决定社会意识!”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是曾被他忽视,又被他在前世晚年所回忆起来,并视为珍宝一般的三句话。

他知道,今生若要成功,就必须严格贯彻这三句话的纲领精神。

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改变社会关系!

将已经持续了千年之久的地主、佃农为主的社会,进行引导和改造。

于是,社会关系为之一变,大宋社会的意识形态,也会应声而变。

看着纸上的文字,赵昕陷入了沉思。

“该从何处着手呢?”

他知道,答案就在他身边,就在他脚下的这座城市之中!

今日之汴京,已有将近百万规模的常住人口。

这百万之众,扣掉官员、军队,还有起码三五十万人,是脱离了农业,脱离了耕地,靠着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维生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大宋境内,依靠手工业、商业与服务业维生的人口,也不在少数。

保守估计,起码有数百万之众。

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力量,只是一直在沉睡,无人去触动而已。

赵昕前世,曾经尝试过利用和唤醒这股力量。

然而,他的动作太鲁莽,缺乏谨慎,而且太过天真、幼稚,竟想两边不得罪,还想着在保护农民的情况下,发展工商业。

于是,两头不讨好,两边都是怨气冲天。

保守的士大夫文官们趁机反扑,终于将他的大部分改革成果,化为乌有,沦为空文。

所以……

赵昕知道,他今生应该谨慎一些。

“朕如今的年纪,也没有能力来做那些事情……”他想着。

但有一个事情,他却是可以现在就做的。

他抬起头,看向甘昭吉,吩咐道:“招天章阁侍读、权判尚书刑部高若讷、礼部员外郎、三司修造判官王闻,入宫来见孤!”

前些天,赵昕刚刚吩咐了这两人去做一件事情。

如今,赵昕觉得,应该有眉目了。

***作者有话说***

北宋小故事:真宗晚年,寇准罢相贬黜。于是真宗用丁谓、李迪为相,处理国事。

丁谓、李迪于是入宫问真宗怎么处置寇准?

真宗说:贬小处知州。

出宫后,丁谓、李迪召集翰林学士,准备草拟诏书,丁谓恨寇准,于是,在写给翰林学士的诏书熟状上加了一个字:上意贬准小远处知州。

李迪看到,当即纠正:我怎么没有听说天子说过‘远’字?

丁谓听着,当即冷笑:你打算庇护寇准吗?

两个人于是辩论不休,官司打到君前。

病榻上的真宗勉力而起,召见时任翰林学士钱淮演,命其制诏罢丁谓相。

结果钱淮演出去就把诏书上罢相人的名字从丁谓改成李迪。

当时,宫中上下的人,甚至真宗身边的人,都确确实实听到了真宗罢丁谓相的命令,所以诏书下达的时候,都非常惊讶。

可惜,这道命令,成为了真宗的绝命。

这个故事,是司马光记录在其私人笔记里的故事。

真假不清楚,但说的有鼻子有眼。

喜欢大宋帝王请大家收藏:大宋帝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