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打草惊蛇(1)(2 / 2)

亡天下就追悔莫及了!

汉唐教训,不能不让这些人警惕和心惊。

而现在,赵允让的事情虽然看着小,甚至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那位江宁节度使确实有心窥伺大统。

但,苗头已经出现了。

儒家在这些事情上,是从来不谈什么证据的。

原心定罪,论心不论行,才是他们一贯的做派。

不然,当年范仲淹和吕夷简是怎么一起灰溜溜的滚出汴京城的?

范仲淹的罪名叫朋党,吕夷简的罪名叫结党营私,任用亲信。

而这两个事情,都没有证据,只是别人脑补的。

而对文官来说,脑补已经足够了。

所以,范仲淹罢贬地方,吕夷简罢知青州,就顺理成章了。

赵祯耳根子素来就很软,很容易被文官的话打动。

现在,也是一样。

毕竟,如今,弹劾赵允让的不止是王洙,还有他的亲信近臣林瑀,首相吕夷简和参知政事们也都纷纷上书,谈论此事,一个个忧心忡忡。

他再想着赵允让父子的经历和遭遇,心里面要是没有想法,那才叫见鬼了!

只是,这位官家到底性子、脾气都很温和。

他不愿意加罪臣下,更不愿意伤了宗室和睦,亲政以来,宰相、执政、枢密们,哪怕把天都捅了个窟窿,他最大的责罚也不过是罢官而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就像去年,张士逊和王鬷两人互相甩锅的事情,要是换了太祖、太宗甚至只是真宗,这两位大臣即使能保住脑袋,恐怕也保不住官位和文字。

然而,赵祯终究也只是将这两位罢官。

甚至还在张士逊致仕后,追赠太傅,封邓国公,将其本官升到了刑部尚书。

所以,此刻,尽管赵祯心里面也怀疑起自己的那位堂兄,但终究于心不忍,于是试探着和王洙商量起来:“既如此,那朕命江宁节度使迁西京,使邓国公严加约束,怎么样?”

王洙却是不为所动:“陛下之罚,何异于赏?”

西京是什么地方?

大宋最繁华、潇洒和风流的地方啊!

不然,为什么致仕大臣和勋贵外戚们纷纷扎堆往西京跑?

“那……”赵祯挠头起来:“朕命荆王亲临江宁节度使府,宣以祖宗法度,勒令游仙县君入崇真资圣禅院静修,无旨不得还家?”

崇真资圣禅院,乃是赵官家们给那些犯了错的妃嫔、宗室女、命妇们修建的专门用来面壁思过或者出家养性的地方。

因为太宗皇帝的陈国长公主曾经在此出家为尼,所以又叫七公主院。

王洙听着,知道这恐怕已经是这位官家能做到的极限了。

于是,也不敢再逼迫下去,以免画手添足,便长身拜道:“伏唯陛下能作威福之功!”

***作者有话说***

北宋小故事,据说,当初赵匡胤很喜欢打猎,当了皇帝也是如此,有时候打猎瘾上来了,在宫里面逮着鸟雀也要打。

某次,赵匡胤正在宫中打鸟雀,一个官员来禀报,说有万分紧急的事情报告。

赵匡胤无奈只好接见,结果那官员报告的只是寻常小事,赵匡胤顿时勃然大怒,骂道:你不是说有万分紧急的事情吗?便一脚就将此人提到了门柱上,牙齿都掉了好几颗。

那官员捂着嘴说:臣以为臣禀报的事情,总比陛下打鸟雀的事情大。

赵匡胤于是转怒为喜,赐了金银给这官员。

这就是北宋著名的太祖弹雀的典故由来。

喜欢大宋帝王请大家收藏:大宋帝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