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拿地开干!(2 / 2)

一时间,击鼓传花的游戏,戛然而止。</p>

所有养殖户开始争相出售家里的海狸鼠。海狸鼠价格从上万到两三千,再到几百、几十,到后来已经无人问津。</p>

李天国的正大养殖场,也不愿意再回购海狸鼠了。</p>

很多原本抱着发财致富梦想的人,终于惊醒,而且很多人被骗去全部身家。</p>

言归正传。</p>

与江伟辰教授的低调考察不同,李佳煌的做事风格突出了一个高调,每次带着几个岛国专家去到海边,都会请来大批记者随行,不同的拍照,然后听他吹嘘这个项目一旦投产,每年的收益率会多么惊人,而且还能给本地创造大量就业,提振经济。</p>

本地官府都被惊动了,纷纷派人过来接洽商谈,显然对李佳煌的计划很感兴趣。</p>

六亿的投资啊!</p>

而且投产之后直接出口岛国,赚来的可是外汇!</p>

如此巨大的利益摆在面前,谁能拒绝呢?</p>

当地的父母官许立安找到了李佳煌,商量投资落地的事情。</p>

李佳煌告诉许立安:“根据我们之前的规划,我以个人的名义出资三个亿,占比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说,我还需要向银行贷款三个亿。”</p>

许立安的眼睛都亮了,六个亿的项目,不要说县里面绝无仅有了,就算是放在市里面,那也是屈指可数。</p>

“只要项目落地,在银行贷款这方面,我肯定会给你想办法的。”</p>

李佳煌心中得意的同时,脸上又不动声色地说:“养殖基地建成之后,每年出口到岛国的鳗鱼价值十亿以上,要不了两年就能够回本,之后就可以开始大赚特赚了。”</p>

“十亿的出口总额!”</p>

熊艳华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这里是着名的侨乡,每年单单是从国外寄回来的外汇就有不少,可外汇这东西,谁会嫌多呢?</p>

随着李佳煌的深入讲解分析,县长越来越觉得鳗鱼养殖是个不错的项目,大有可为!</p>

至于三个亿的贷款,和将来能够获得的巨大收益想比,根本不算什么。</p>

这一下子,有了熊艳华站台,县里面的人都疯了,那些在外地打工的回来过年的人,纷纷把在外面辛辛苦苦赚的钱,全部投了进去。</p>

苏大娥把多年积蓄的棺材本都投了进去,回村之后还到处炫耀,觉得自己买到了份额就是赚到了。</p>

宁雪华虽然不待见苏大娥,但是也不想她节约了一辈子的钱打水漂,便提醒说:“你怎么还投?不是小明都说了这个不靠谱吗?你小心上当受骗啊。”</p>

苏大娥狠狠地瞪了宁雪华一眼,咬牙切齿地说:“这个项目连市里都是非常看好的,三个亿的贷款说批就批了,怎么可能是骗局?三个亿啊,你知道那是多少钱吗?我看你就是见不得别人发财!”</p>

说完,苏大娥也不理会宁雪华,转身找其他人唠嗑去了。</p>

在客厅里面吃着水果的陆逸明听到了两人的对话,当即对宁雪华笑道:“妈,你多这个嘴干嘛?现在没人听你说这个。”</p>

宁雪华有些着急地说道:“现在好像越来越多的人上当了,怎么办啊?你不是说你要揭穿他们吗?”</p>

陆逸明无奈地说:“他们的速度太快了,我们的项目要调研,要考察,还要分析各种各样的客观因素,他们什么也不用干,脑门一拍就上马,我们可比不过。”</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很快,拿到银行贷款的李佳煌,在海边挑了一个地方,立马就开土动工,一副真的要在这里建造一个鳗鱼养殖基地的架势。</p>

陆逸明对此倒是有些兴趣,想看看他们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p>

年,就在这稀奇古怪的氛围里面度过了。</p>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p>

这段时间,陆逸明虽然什么都没做,可江伟辰却是几乎跑遍了方圆几百公里,而且还认真调查了附近海域的水质和地形,把一份厚厚的调查报告交到了陆逸明的手中。</p>

“调研结果都在这里了。不得不说你运气不错,本地的水文和气候条件都非常适合鳗鱼养殖,只要经营得当,几年之内估计产量可以超过顺德这个夏国的鳗鱼之乡,出口的规模突破二十亿以上。”</p>

陆逸明大喜过望,说道:“那还等什么,开搞吧!”</p>

李易文最近正在秘密统计上当受骗的人数和金额,这是陆逸明交给他的任务。见江伟辰终于把事情办妥了,顿时心中松了一口气,赶紧催促道:“开搞开搞。我们这边早一天搞起来,那边上当受骗的人就可能会少一个。”</p>

水产养殖的技术含量一点也不低,尤其是鳗鱼的养殖更是以难度奇高而着称,那可不是往水里丢几个养殖箱,然后投放鱼苗就能搞得定的。</p>

鱼苗的选种,地形的选择,甚至气温和水文条件等因素,都必须考量进去,这就意味着想要建造并且维持一个鳗鱼养殖基地,陆逸明需要一个专业的技术团队。</p>

陆逸明再次使出了“撒币”大法,对江伟辰说:“江教授,你看要不这样,团队这事儿就你来负责,你在学校报个课题,然后带学生到我这里来搞科研,钱我来出,但是这个养殖你们负责管理。到时候我赚钱,你们出研究成果,双赢,你看怎么样?”</p>

江伟辰犹豫了三秒钟就同意了。</p>

虽说学校里每年都会给他一定的科研经费,可水产养殖技术又不是什么支柱产业,能够拿到多少钱可想而知。</p>

比起陆逸明这样出手阔绰的金主爸爸,学校每年的那点经费完全不值一提。</p>

江伟辰摊开地图,用铅笔在上面画了几个圈,说:“这几处海湾的海水没那么湍急,如果在这里设立渔场,培养出来的鳗鱼的表皮和鱼骨都会比较柔软,更适合用来制作料理,绝对会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最适合的就这三个地方,其他地方虽然也能养,但无法保证品相。”</p>

在这方面,江伟辰的专业知识可比李佳煌那伙骗子要厉害得多,他生怕陆逸明听不懂,又继续说道:“常见的鳗鱼分为河鳗与海鳗,而我推荐的鱼苗种类就是海鳗。但生活在海洋中,海鳗经常承受水流的冲击,表皮相比于河鳗会更较硬,而作为海产,表皮柔软的海鳗更受料市场青睐,所以最适合养殖的区域就是天然港湾。”</p>

陆逸明微微点头,说:“没问题,这几个地方我必拿下。不愧是专业人士,连产品的口感都提前考虑到了,有江教授坐镇,我算是彻底放心了。”</p>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p>

江伟辰说:“我们做农学的,考虑的就是这些东西。你去这三个地方建渔场吧,我去寻找一批优质的鱼苗。”</p>

“好。”</p>

跟江伟辰谈妥之后,陆逸明马上找到了熊艳华。在熊艳华的办公室里,陆逸明一本正经地说:“我打算投资十个亿,在这三个地方建造鳗鱼养殖基地。”</p>

“真的?”</p>

熊艳华听说陆逸明要投资十个亿建造鳗鱼养殖基地,顿时感觉自己幸福得都要晕过去了。</p>

先是归国华侨李佳煌投资六个亿建造鳗鱼研制基地,现在陆逸明要投资十个亿建造鳗鱼养殖基地,今年这是怎么了?难不成是我熊艳华的转运之年?</p>

不过,当熊艳华看到地图上陆逸明所指的地方之后,却是犯了难,说:“别的地方都好说,这个半月湾已经批给李佳煌了,虽然文件还没正式下达,但程序都差不多走完了,要不我们换个地方?”</p>

投推荐票</p>

上一章</p>

章节目录</p>

下一章</p>

加入书签</p>

返回书架</p>

喜欢重生98,崛起从敲微软竹杠开始请大家收藏:重生98,崛起从敲微软竹杠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