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终是元春出嫁了!(1 / 2)

贾珍之事就此告一段落,虽然贾氏族人中仍然颇有微词,但面对强势无比的荣国公府,本就是靠着宁荣二府过活的贾氏族人根本翻不起半点浪花。</p>

倒是有几个有心人将此事禀报进了宁国府后院贾敬炼神修道的那座道观中,可却只得了贾敬一句:“该!”</p>

于是最后族长贾珍和几位族老只得乖乖上船,踏上了去往远洋万里之外的吕宋之路。</p>

……</p>

傍晚,太和殿。</p>

宝德帝与温仁体、刘一平还有年逾七十的赵国公陈佑仍在议事,三人中包括刘一平在内年纪都不算小了,宝德帝命人赐了座,只是君臣四人此时的脸色都不怎么好看。</p>

“那吕宋当真有上亿亩土地?贾琏真就这么分给了那十二家?老国公,您说说。”</p>

“咳咳…陛下吕宋的土地应当是真的,甚至据说还有金银铜铁种种矿物,那田地也是一年三熟之地,至于全都分给那十二家…倒也不尽如此。</p>

贾小子把地分给那些个也是有条件的,再说上千万亩土地还有那么些矿,这块肥肉太大了,单单那几家是吃不下的。</p>

据老臣所知,那十二家勋贵各自拉最少了七八家各地豪族,凑在一起才勉强吃下……”</p>

温仁体看了看宝德帝澹澹的脸色,却是开口斥责:“这是穷我大庆之底蕴,以富吕宋那等蛮夷荒岛,长此以往,致我大庆于何地!”</p>

刘一平却有不同意见:“首辅大人此言确是有失偏颇,这些个地方豪门世家本就是当地的坐地户,为富不仁者众,且惯于暗中与官府为难,如今贾将军将这些人引至海外,也未尝不是好事。</p>

臣听说,这些家族是与那十二家勋贵共计凑了三百名准先天武夫至南洋大军中听令,这才得以分享那大批土地。”</p>

赵国公也赞同:“不错,陛下,这三百准先天武夫,虽然说起来都是咱大庆的人,但实际上朝廷想要调动他们却也非易事,甚至若有不忍言之事,这些人只怕还……”</p>

宝德帝自刘一平发言后,就开始阴沉着脸,只是前次刘一平为了银两在天津港口与贾琏起了直接冲突,还被狠狠落了一番脸面之后,宝德帝对他的疑虑倒也消去了小半,尚还不至于为了这点实话就心生忿怒。</p>

只是这些实话,却不好听啊!</p>

这起子乱臣贼子,朕就在天津百里之外的神京城,他们居然为了区区一点土地,就巴巴着的远赴重洋之外去舔贾小子的臭脚丫子。</p>

宁肯不远万里去为那个无法无天的孽障效力,也不愿意来自己这个皇帝的麾下做事,当真是岂有此理!</p>

朕可是皇帝啊!</p>

你们怎可如此藐视朕?</p>

你们怎么敢的?</p>

就在此时,太和殿外走进来一名大太监脚步轻忽的绕着宝德帝龙椅前的大桉,来到他身侧,附其耳边轻声细语一番。</p>

“哼,那贾珍身为一族之长,居然落得如此境地,可见也是个无能之辈,还有那个贾敬……”</p>

宝德帝见到殿中三位老臣疑惑的目光,轻轻撇了一眼身边的太监,那太监当既会意。</p>

“方才,武威将军贾大人入了一趟皇宫,面见太上皇陛下,说是宁国府三品威烈将军贾珍自请往吕宋南洋大军效命,太上皇准了。</p>

今儿个,宁荣街好一通热闹,奴婢听说……”</p>

殿内的温仁体、刘一平还有陈佑听了,相互对视一眼,久久无言。</p>

直到宝德帝将目光扫视下来,才由刘一平开口。</p>

“陛下,贾大人连自家族长都能下此狠手,至少其开海之志的确甚为坚定,陛下不如……”</p>

不如接受现实吧,您这位皇帝只怕真弄不过人家,没看见连太上皇都站在贾小子那边么!</p>

只是这话,做臣子的却也不好就这么直白的说出口,总得给皇帝留一些面子才是。</p>

刘一平身后的温仁体和陈佑二人对视一眼,皆是默不做声。</p>

他们心里其实也不愿意宝德帝就这么拧巴着,朝廷配合着将贾琏以及那些有异心的宗室亲王礼送出境,难道不好吗?</p>

送走了这些人,皇帝还是皇帝,首辅还是首辅,国公也还是国公,咱们照样过自己的安稳日子啊。</p>

可是宝德帝若仍然忿忿不平,只怕迟早得出事儿,至少就目前的实力对比来看,朝廷是当真没有胜算呐。</p>

除非宝德帝还有什么万无一失的底牌,只是连坐江山近六十载的太上皇都与贾琏站在了一块儿。才上位五六年,将将坐稳宝座的宝德帝能有这个底蕴?</p>

甚至只殿内的这三人,会不会愿意跟随宝德帝与贾琏硬刚到底,不到最后一刻,宝德帝自己都不敢肯定。</p>

三人中温仁体乃是文官之首,赵国公基本上也代表着军方最大的山头,他们二人当然不方便就这么表态,便只好由刘一平开口劝说。</p>

宝德帝在龙椅上坐了五六年,自然知晓三人表露的意思,脸色由稍稍一凝,不过旋即又微微一笑。</p>

“刘卿所言甚是,如此朕倒不必为太上皇的海外分封之策担忧了。</p>

嗯…朕乏了,几位卿家也早些回去歇息罢!”</p>

温仁体、刘一平、陈佑同时起身行礼谢恩,随后告退。</p>

等到殿内只剩宝德帝一人,他的脸色才缓缓变得铁青……</p>

……</p>

时光飞逝,草长莺飞,转眼时间就来到了八月。</p>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p>

八月十八,宜嫁娶,宜采纳,宜祈福,宜入宅……</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

八月十八,荣国公府铺十里红妆,嫁嫡长女元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