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乡绅郡望们甚至不必等到真正的灾荒年间,只需要掐断粮食流出,然后传播一些谣言,就能人为制造危机恐慌。</p>
从而短时间内将粮价抬高几倍甚至几十倍于是,人祸就这样形成了。</p>
对于老百姓来说易子而食,惨绝人寰的大饥荒,对于大多数乡绅郡望们却是一场饕餐盛宴!</p>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安卓苹果均可。】</p>
饥荒人祸席卷之下,无数的小农甚至小地主都破产了,田连阡陌的大地主们却可以肆无忌惮的兼并土地,逐渐发展成跨县,跨郡,甚至跨州的豪门巨族!</p>
这就是那些世家的起家之路……</p>
……</p>
“说起来《大庆新闻》时政板块的这位周树人先生笔锋极为辛辣,每每言必中地,讽刺入骨,可谓深得我心呐!”</p>
“这位周树人兄所言虽然不差,但未免有太过尖酸刻薄之嫌,为吾等温润君子所不取。在下倒是对这那位有为先生视为吾辈楷模,他前段时间刊登在《南洋海事》之上的少年中国说,每每读之皆令人心潮澎湃!</p>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啊!”</p>
“啊,对对对!我猜这位有为先生只怕是哪位大儒的笔名,看其肯在《南洋海事》之上发表这种旷世雄文,有为先生应当是支持荣国府那位将军的开海之策了。”</p>
“有为先生乃当世大儒,这事应当不假了,只是不知他是否要借着那位武威将军的开海之策踏出那一步……”</p>
“好了,这事儿不是我们能讨论的,有为先生自然是深不可测,但是诸位不觉得那位周树人先生,不也是魏征和海瑞一般的人物么。</p>
吾倒是希望世间这等人物能更多一些,如此与民族,与朝廷,与百姓皆有大益”</p>
“这倒也是,只是看那位周树人先生的态度,其人只怕无有入官场之心呐。”</p>
……</p>
像这几人一般出身贫寒又能够读书有成的人毕竟是少数,也因此仕林之中绝大多数人看到听到的舆论乃是与之相反的。</p>
无数出身世家豪族的读书人纷纷痛斥【摊丁入亩,官绅僧俗一体纳粮】为与民争利的恶政,甚至许多人撰写文章投向东海商会的报社,希望能在《大庆新闻》上刊登。</p>
东海商会也认为报纸不应当成为某一方派系的一言堂,于是采纳了一批言辞不太激烈,不那么犯忌讳的文章,同样刊登了上去。</p>
在初期,哪怕东海商会的报社暗中拉偏架,反对坦丁入亩之策的呼声仍然占据了绝对的上风。</p>
直到贾琏以“周树人”和“有为”两个笔名发布了多篇揭露底层百姓真实生活以及讽刺那些个地主土豪阶级无耻嘴脸的文章,情况才慢慢发生偏转。</p>
最后,支持朝廷新政的声音慢慢的压制住了那些反对者,可是没过几天就发生了《大庆新闻》所述的冀省与鲁省爆发抗税冲突之事。</p>
甚至令宝德帝都有些措手不及,惊怒之下,直接下旨调动了山东大营中的兵马。</p>
与此同时,再次下了一道中旨给荣国府,贾琏进宫一趟之后,便让贾全领着一队亲卫出发,去配合山东大营行事。</p>
并且如此看来,短时间内北五省尚需一位强势人物长期坐阵,已经在世人眼前露过面的传奇武夫--贾全,无疑是一位合适的人物。</p>
并且将其调离荣国府,皇室和其他有心的势力,也可以尝试着去拉拢一番。</p>
不成也没什么,万一要是拉拢成功了,对皇室而言,那可就赚大了……</p>
东海商会的报社在此次舆论战中大占便宜,其他势力的有识之士自然看在眼里,于是也开始纷纷效彷。</p>
印刷技术不到家?纸张制造品质也不到家?</p>
没事,咱们砸钱!</p>
区区报纸而已,能耗费多少钱粮?</p>
我等千年世家,有的是底蕴,这个时候还不肯花银子,只怕将来想花都没地儿花去!</p>
于是金陵城出现了一个《金麟时政》,杭州城也出现了一个《杭州报》,这上面可就不再接受如同周树人与有为这等支持朝廷新政的人投稿了。</p>
这两份报纸上通篇都是,祖宗家法不可改、与民争利罪莫大等等保守派思想的文章。</p>
偏偏这些人写的通篇都是之乎者也,坚涩难懂、以多用生僻字唯美的馆阁体文章。</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其作者还振振有词,所谓礼不下庶人,我等的华美文章,又岂是写给那些泥腿子看的!</p>
……</p>
皂阁山!</p>
又称葛岭;</p>
位于江右省药都城东南,武夷山支脉,被誉为清江碧嶂。</p>
逶迤绵延200余里,峰回峦复,古竹苍松,霞蒸云蔚,引絮含烟,山川风光,胜景天成。</p>
登上高峰,极目四望,峰峦叠翠。</p>
皂阁山土良水清,林青竹翠,雨水丰沛,气候宜人,有“夏眠需盖被,寒冬鲜有冰”,“着衣台上三冬暖,鸣水亭前六月凉”之说。</p>
古往今来,这座道门名山就以山川之秀、景色之奇、古迹之异、传说之神而吸引了无数骚人墨客流连忘返。</p>
东汉建安七年,着名的道门高人何天曾在此悟道修真。</p>
传说道门先贤葛玄既是灵宝道派的始祖,又是樟树医药业的奠基人,阁皂山也因此成为樟树药帮的“祖山”。</p>
是以樟树城也被称为药都……</p>
葛玄之后,他的弟子继续在皂阁山炼神炼丹,同时还种药行医,其中以葛洪成就最大,后来的道门将这两葛并称“葛家道”,据说这两位都突破了炼神第三境养生境,最后都白日飞升而去!</p>
阁皂山亦因两葛而成为道门的“圣地”。</p>
后来,唐高宗仪凤年间赐皂阁山山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p>
皂阁山在宋代进入鼎盛时期,与金陵茅山、广信龙虎山并称天下三大名山,盛况空前。</p>
据史料记载,当时这里曾有宫观殿堂一千五百余间,道士五百余人,良田三千亩,道家称之为“神仙之馆”。</p>
喜欢红楼,我成了贾琏?还好有系统!请大家收藏:红楼,我成了贾琏?还好有系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