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2 / 2)

毕竟他们本就是从千锤百炼的赤阳军中挑选出来精锐,再加上从一开始的时候,刘季就给他们说明了此次任务的凶险。所以说除了本身的强横实力外,他们的心态也全都是搏命的心态,实力加上敢于搏命的血性,这样的部队,实力就很可怕了。

俗话说,一人拼命,百夫难挡,万人必死,横行天下。在冷兵器时代,说白了,除了拼的硬实力之外,就是一股疯狂的气势。

作为一支轻装简从,以奇袭为目的地奇兵,文廷这支千余人的部队,自打一出场,便是一副不要命的模样,不论对手有多少,都是蒙头往里撞。

最重要的是,靠着本身的出其不意,以及文廷的一马当先,他们也的确打开了局面,打出了气势,这才使得他们能够一路坚持到了现在。

可是随着体力的流逝,伤亡的加剧,以及作为重要输出的连弩弩箭消耗太大,虽然有刘季的医疗包辅助,他们的战斗力也在不可避免的快速下降。

毕竟和秦弩比起来,他们缺了最重要的标准化和技术普及。没了这两样,短时间里连弩的数量根本没办法普及开来。

本来的话,如果有时间,作为现代人的刘季,其实是很想学习下相里氏,搞出来流水线和标准化的。可是谁让刘季自己对于连弩的构造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呢。

哪怕有自己体内的一文一武作参考,刘季从那张没有任何详细数据,只有简单构造的图纸上,把连弩这种比秦弩更为精密的玩意儿复制出来,都差点被各种误差搞死,想要再让他直接搞出来数据化,得了吧,刘季自己都放弃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所做的,就是把自己做出来的那把连弩,交给了刘震以及两个老爷子。然后有提出了标准化和流水线的思路,剩下的他就没管了。

最后他出发的时候,刘震告诉他,标准化的问题,不出意料的没有解决。而流水线这个东西,在标准化都没搞定之前,自然就不用想了。

没有了人民群众这个最为庞大的后勤支持,连弩的产量只能靠着那群还在熟悉中的工匠手搓,这就使得连弩只能作为绝杀,根本不能大范围的装备。

在连弩的数量收到了限制之后,考虑到自己所要面对的局面,文廷必须考虑他们携带的连弩和弩箭数量,以及主战人员的配比。

作为一支轻装简从的奇兵,他们为了保证战斗了和突进的速度,负重这种东西,绝对要受到严格的控制。

在之前的时候,虽然文廷已经想到了这个问题,在尽力的减少弩箭的消耗。但是一路上数次为了帮助己方快速突破敌阵,防止被越来越多的敌军包围,弩箭的消耗速度依旧超出了文廷的控制,下降到了文廷为之心惊的地步。

等到了进驻到这个院落之后,安排布防的文廷,在看到黑压压围上来的蛮军之后,经过简单的计算,很快的就得出了自己剩下的这点弩箭,绝对撑不到援军到来的时候。

而事实也的确像他想的那样,在尝试性的爆发了一波,试图以连弩的恐怖威力,打乱敌方的进攻节奏,震慑敌方的目的失败之后,面对蜂蛹而上的蛮军,仅剩的那一点弩箭,很快便即将消耗殆尽。

下方的蛮军如同浪潮般一样的攻击,根本就不给文廷一点保留的余地,十数倍的兵力差距,让文廷这边的弩箭支援,只要一个不及时,下方勉强抵御的防线,就会瞬间蹦出一个缺口。

喜欢我的状态很强请大家收藏:我的状态很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