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府里绕了一圈,发现刘震似乎还没有回来。看着天色已经很晚了,刘季不得不将黑风牵回了马厩。
躺在床上,看着黑暗中的房梁,刘季想着明天该怎么说服刘震,将赤汉风骑交给他一部分,来作转化白马义从的实验。
仅仅凭从老卢那里刚拿回来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个东西的构造太简单,使用起来也没什么技巧。那些风骑骑士就算比不上北荒王骑那样弓马娴熟,但也绝对可以说是骑术精湛。
因此只要把这东西给他们装备上,这些深谙御马之道的骑士,只需要短时间的接触,就能搞懂这东西的用法,进而明白它的好处。
这样一来,根本不用刘季训练,风骑就能用这东西玩出很多之前玩不出来的技巧,而且肯定要比刘季这个教官玩的更好,更熟。
在这种情况下,刘季怎么腆着脸向刘震要赤汉风骑。可如果没有风骑作为基础,想要再拉出来一批骑兵,从新训练,那就更扯淡了。就算刘季有白马义从的训练方法,和公孙瓒这个白马创始人手把手教导,也不行。
别忘了,就算是公孙瓒,当初选拔白马,也是在幽州那地方选出来熟于弓马的健儿,然后又以自己最早的那几十人为班底,加以训练,这才搞出来三千人的白马义从。
要知道,汉末时期,幽州,并州,凉州这三个地方,因为要常年面对乌桓,匈奴,百羌这三大外族,导致这三州的民风,一向是出了名的彪悍。
而且因为这三个地方,都属于苦寒之地,种地收粮什么的,哪怕是没什么天灾兵祸,能不能吃饱都是两说,所以吃粮当兵就成了这三个地方青壮的最好出路。
因为要面对全是骑兵的游牧民族,这些地方本身也都是上好的马场,到最后三州的成年男子,几乎没有一个不会骑马的。
在大汉尚武精神的影响下,每年秋收之后,成年男子都会有一个月的军事训练,因此到了战时,幽凉并三州成了大汉骑兵的绝佳补充地点,同样,大汉最精锐的骑兵也大都出自这三个地方。
跟着董卓来到长安的西凉铁骑不用说,标准的修罗场里杀出来的顶级精锐,别看演义里的董卓菜到抠脚,可想想看,要是没点真本事,董胖子能在三天一小叛,五天一大战的凉州混下去,开玩笑呢。
况且就算是尊崇王化的罗贯中,对于有些事实,都只能是以春秋笔法带过,而不能真的去篡改。
比如关中群雄讨董,声势浩大,可最后到死,董胖子照样在安安稳稳的吃喝玩乐,最多算是被人阴死了,正面刚谁也没能搞过老董。
有人可能说关东诸侯人数虽多,人心不齐。拜托,就算人心再不齐,基础兵力在哪里放着呢。董卓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单挑了关东群雄。
最后的撤退,也不是败退,只是董胖子的战略性转移,就算如此,徐荣照样把未来三大佬之一的曹孟德,给干的差点没了未来。
关东诸侯最后为什么互相厮杀,说白了,不就是跟董胖子干了一架后,发现点子太硬,不好下手吗。要是他们感觉能一波平推了董卓,肯定早就下死手,先搞死他再说了。
结果群殴董卓没成功,几个实力强的,回过头扫视了一圈,发现自己身边这家伙,好像很好欺负的样子哦,最起码比并肩子搞董卓简单多了。
得,就你了,为了整合资源,更好的对抗董卓,兄弟你就为了国家献身把。就这样,关东诸侯的互相吞并,在没了董卓这个威胁之后,算是彻底拉开了序幕。
如果这还不能说明西凉军的战斗力,那么可以看下之后董卓死后的长安之乱,郭汜李榷等几个西凉二流将领,野战凭着大军,把吕布这个第一猛将都干翻了,要不是几个人要夺长安,吕布跑不跑的掉都两说。
至于并州,虽说并州刺史丁原,死的有些冤,可人家可是正面干翻董卓的存在,别的不说,战斗力最起码可西凉铁骑是一个级别的。要不是吕布反水,董卓那时候还真不敢独揽朝纲。
幽州就更不用说的,白马义从凭着三千人,让乌桓看到白马就害怕,这份威慑力,就算是在整个大汉朝,也能排的上号了。
这三大骑兵中,就数白马义从的兵力最少,可相对的,它对游牧民族的轻骑兵针对性也是最强的。
因为西凉骑兵是突骑兵,战力彪悍,死亡率也彪悍,完全是拿人数和人命堆出来的战斗力,不够强的话,冲进去就没了。
并州骑兵虽然配弓弩,可也并不是以弓箭出名,唯有白马,那是实打实精挑细选出来的擅射之士,组建而成。
最重要的是,由于大汉完整的科技树,白马的装备完全碾压乌桓,再有公孙瓒开发出来的御风神术,在速度方面将白马唯一的短板也补上之后,究极形态的白马义从就完全成型了。
在速度,装备完全处于劣势,技术也是相当的情况下,乌桓人吃过几次亏后,怎么还敢跟白马硬刚。
刚,刚个鬼啊,这叫送死。游骑兵对战,你追不上别人,别人能攻击到你,这打法,谁也受不了啊。最绝望的是,速度比不上白马,意味着见到他们之后,连逃跑都成了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