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简单来算一下笔墨的价格就好,古代抄书,文房四宝是最基本的配置。
文房四宝的笔,估计也不算它是消耗品,虽然它的确会随着使用而磨损,不过由于速度不快,我们就权当一支笔来说吧。
笔就一支,按照唐朝的物价,一百支大约在三十两左右,换算成今天的价钱,一支也合到300多块,这还是按照最低标准的一支来算的。
第二项就是作为最大消耗品的墨了,北宋沅州公使库重修整雕补刻《续世说》时提及,今具印造《续世说》一部,计六册,一印造纸墨工食钱,共伍佰叁拾肆文足。古书一页80字左右,用今天的话来说,六本书大概600页,48000字印下来花了534文钱。
这个因为用的是印刷术,成本可以说压缩到极限了,不过就算如此,仅仅是墨的价钱大概也得在六百文左右。
好了,就仅仅是这两项,价格就在九百文左右了,更不要说再加上人工,纸张,还有砚台的价格了,所以说这样一算,你就能理解那时的学习成本到底有多高。
学习成本拉不下来,教育程度就普及不上去,这个是绝对的死循环。
而在封建社会里,去当大头兵的家里条件都不会太好,最多算上有屋有田,吃饱穿暖而已。
至于读书学习,就不说老师的价格了,单单是书籍的价格就能让一个中产家庭破产。
况且就算侥幸真的有机会,掌握了读书写字这项技能的话,只要你提前说出来,军方绝对会给你安排一个合适的职位,还不会让你在这里冲锋陷阵。
因此,妄想快速普及开急救医疗知识的刘季,面对下面那些茫然的看着他,如同听天书一样的士卒,一开始并没有想到症结所在,只以为这些知识太过晦涩,他们难以听懂而已。
直到庞玉过来蹭课时,才给刘季点出了最终的原因,那就是他们大多数人,根本就认不出刘季写的是什么,更别说让他们掌握了。
发现了原因所在,刘季当即改变了方法,决定先让他们普及一下常用字的认知。
于是刘季再次撞的头破血流,打死他都没能想到,仅仅是几百个常用字而已,教会他们居然这么难。而且通常是今天教会了,明天睡一觉醒来,脑子就又恢复成了一片空白,差点被逼疯的刘季,那两天甚至都觉得是不是有人给他们的脑子装了一键还原装置。
眼见常用字普及计划再次泡汤,刘季终于拿出了杀手锏,前世专门用于幼儿启蒙教育的画图讲解。
好在,就算刘季绘画技术仅限于火柴人,最终也终于把简单的急救医疗技术交给了他们,并且有源源不断的伤员作为经验包,他们的技术也快速成熟。
培养了这么久,耗费了那么多心血,到了这个关键的时候,终于该验收成果了。
喜欢我的状态很强请大家收藏:我的状态很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