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完了故事结构,接下来要讲的就是本作的重中之重,关于剧中“魔神机器人”的造型设计以及人物设定了。</p>
在这方面,顾淼略有改动。</p>
首先是名字!</p>
原作“战部渡”和“龙神丸”的名字,肯定不能再用了。考虑到现实背景,必须起一个更加本土化的名字。</p>
龙神丸好办!</p>
直接改成“龙神号”或者“神龙号”,一点问题都没有。实在不行,还可以沿用剧名叫“神龙斗士”。</p>
关键是小渡的名字。</p>
早期的译名,也就是“瓦塔诺”的音译,虽然很符合原作。但这听起来不洋不土的,还不如辽艺起的“小渡”叫着顺口。</p>
至于台版的“孙达陆”?</p>
emmm……</p>
能不能翻篇,别提这个“羞耻度”拉满,堪称黑历史一样的译名了?</p>
顾淼敢说,但凡负责译制的人脑子正常一点,绝对取不出这么奇葩的名字。哪怕什么都不做,根据音译叫“瓦塔诺”,也比这个破名字强一百倍啊!</p>
说起来……</p>
香江那边将主角翻译成“飞云”,虽然同样意义不明,但至少比“孙达陆”好听多了。</p>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顾淼最终决定,将主角的姓名改成“耿小渡”。</p>
为什么姓耿?</p>
因为“耿”与“亘”读音差不多,而“亘”字在日语里面的读音,便是“瓦塔诺”,也就是原版的译名。</p>
“耿小渡?行吧!”</p>
南桐不在乎主角叫什么,耿小渡也好,梗小鬼也罢,终究没什么影响。但作品名称,倒是值得好好商榷一下。</p>
“神龙斗士!”</p>
顾淼毫不犹豫道:“作品名称叫《神龙斗士》,以后出续作就在这个名称后,加上234进行区分……”</p>
这个没什么可纠结的。</p>
原版的《魔神英雄伝》,因为一个“伝”字,闹出过《魔神英雄“坛”》的笑话。</p>
“魔神英雄传看了吗?”</p>
“不是魔神英雄坛吗?”</p>
“你看的是盗版,正版叫超魔神英雄!没有传,也没有坛!”</p>
这直接导致,顾淼现在一看到“魔神英雄”四个字,脑袋立马就大了,完全不知道后面该不该加一个字,加什么字才对!</p>
还是《神龙斗士》好啊!</p>
至少每个字都认识,也不会轻易认错,如果这都能认错读错,那他就没办法了。</p>
除了改名以外……</p>
原版动画里,关于“魔神机器人”的造型,也得顺应潮流进行“本土化”改造。</p>
举个例子,龙神号!</p>
原作的龙神号,作为主角小渡捏的一个“黏土机器人”,因为寄宿了七龙神中的金龙才可以战斗。</p>
那设计……</p>
满满的霓虹武士风!</p>
不是说这个设计不够经典,不够醒目,恰恰是因为这个设计太经典太醒目,霓虹武士风格太强烈,顾淼才需要改造一下。</p>
怎么改?</p>
这还用想吗?当然是怎么帅气怎么改,怎么炫酷怎么改!最好是帅到画面模糊,让小朋友们馋得口水直流……</p>
这样才好卖玩具嘛!</p>
喜欢我的动画时代请大家收藏:我的动画时代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