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两种说法(1 / 2)

“传国玉玺是不是和氏璧?”</p>

听到自家徒弟的问题,陈教授直接气笑了:“你小子那些古董知识都学到什么地方去了?这个问题还用问我,和氏璧和氏璧,那是玉璧啊。”</p>

玉璧!?</p>

陈景闻言瞬间睁大了眼睛,恍然大悟的拍了拍额头,他还真是犯蠢了,或者说潜意识里把和氏璧这个名称想成了一个整体。</p>

但实际上,应该是分开的啊,和氏是为了纪念发现它的卞和,才加上去的。</p>

而抛开这点,和氏璧本身就是一块玉璧啊。</p>

而玉璧,陈景不久前才到手了一块,虽然是汉朝时期的,但其形其制,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玉璧没有本质上的区别。</p>

璧,瑞玉环也。</p>

玉璧就是指一种形状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环形玉器,是礼玉,是用来古人用来祭祀沟通天地的。</p>

而通常来说,玉璧的厚度多数是不会不超过两厘米的,陈景那块汉朝玉璧的厚度就没有超过两厘米。</p>

单是这一点,就可以说明传国玉玺应该不是以和氏璧为原身制作而成的。</p>

为什么?</p>

因为在《三国志》裴松之注的记载中,传国玉玺的形状是:‘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p>

华、夏秦汉时期的一寸约等于今天的二点三厘米,那这四寸就相当于九点二厘米。</p>

玉石不是黄金,可以熔炼了重铸。</p>

一个形状扁平,中间有孔,厚度不超过两厘米的玉璧,怎么可能雕刻成四四方方,尺寸达到九厘米的玉玺形状?</p>

单从这点来看,传国玉玺就应当是与和氏璧无关的。</p>

“想明白了?”陈教授看着恍然大悟的徒弟,有些哭笑不得的说着。</p>

陈景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这蠢犯得他自己都尴尬。</p>

倒是陈教授觉得没什么,人有时候其实就是这样,容易在一些很简单的问题上犯蠢,等回过神来得的时候,自己都想给自己一巴掌,怎么可以那么蠢!</p>

“那师父,传国玉玺到底是怎么制作的?”陈景又好奇的问着。</p>

也单是好奇,往后他是肯定要找寻传国玉玺的,现在多了解下自然是好的。</p>

陈教授喝了口茶,缓缓道:“应该是以当时秦国境内的蓝田玉制作的,关于这点,不少历史文献上都是有着明确记载的。”</p>

蓝田玉,是华、夏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p></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