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坐于主位太师椅上的沐恩公吴良新,抚须道。</p>
他的语气充满了义正言辞的味道。</p>
在场的殷王诗等人听到后,无不连连点头。</p>
“沐恩公所言极是,吾辈食学宫之禄,当以忠贞还以学宫,叶寻小儿仗绣衣爪牙,屡屡欺压我等忠良,若我等再坐视不理,恐学宫千年基业一朝覆灭。”</p>
“然也,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诸侯联军乃正义之师,叶寻、纯仁、纯孝彼辈小儿,负隅顽抗,试图对抗王师,此不识天时也,吾等若能夺取城门,迎王师入城,实乃顺天应人之举!”</p>
“叶寻小儿已带着他的爪牙出城,留守城内的纯仁、纯孝小儿,皆是庸碌之辈,且不通军事,吾辈若真能拨乱反正,未来青史之上少不得会有吾等名字,可谓流芳万世!”</p>
“诸君之言皆为至理,只是诸君尚忽略了一点,现</p>
任宫主董孺子乃逆贼叶寻所扶持之傀儡,吾等既然要拨乱反正,这董孺子自也不应排除在外,以吾之见,吾等应迎立山阳公董平之子董傲为宫主,如此一来,方可名正言顺!”</p>
“善!”</p>
殷王诗等人你一言,我一语,开口吾辈忠良,闭口吾辈顺天应人。</p>
真真将“外表道貌岸然,内里男盗女娼”诠释的淋漓尽致。</p>
不过,这也实属正常。</p>
但凡是乱臣贼子行事,终究要扯一块遮羞布,来掩饰自己的龌龊心思。</p>
而如今,拨乱反正的借口,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p>
只是这群家伙,虽然都有彼此勾连的心思,但每个人却又都抱着各自的小算计。</p>
就像是礼部的水泰良,他堂而皇之的提出了迎立山阳公之子的口号。</p>
这是他忠义吗?</p>
不!</p>
可知道山阳公董平之子有多大?</p>
才八个月!</p>
当初废弃董戈秋之时,山阳公董平也曾作为继位人选之一,只不过后来被PASS掉了而已。</p>
如今,水泰良却突然提出迎立山阳公之子为宫主的口号,他的小心思其实已经昭然若揭了。</p>
无非就是想效仿叶寻,获取迎立之功,从而登上辅政大臣宝座,大权在握,权倾朝野。</p>
毕竟,比起董孺子来,八个月大,连话都尚不能说的董傲,</p>
更适合当傀儡。</p>
“泰良此言实为煌煌大道,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在拨乱反正之前,吾等当有大义名分在手。”</p>
“伪君董孺子乃逆贼叶寻所立之傀儡,吾等若能将其废弃,重立山阳公之子为宫主,势必能得天下诸侯之镶同,彼时,天下归心,拨乱反正易如反掌也!”</p>
同为礼部出身的窦辟央,抚须附和道。</p>
这两个出身于礼部的老东西,人虽老,心可不老,依然还做着权臣的梦。</p>
水泰良、窦辟央俩人的话音一落。</p>
兵部出身的殷王诗、寇辛隽,则皱起了眉头。</p>
这两个家伙虽然也不是什么德才兼备的能臣,但终究是兵部的官员,不比礼部出身的水泰良、窦辟央那么天真。</p>
“不妥,此时迎立新宫主,实乃寻死之举。”</p>
“吾方手头,只有沐恩公的八百私兵,若是大张旗鼓的搞什么迎立,恐怕事还未成,便会遭到纯仁、纯孝的毒手!”</p>
“水兄、窦兄,可别忘了两殿之中,尚有不少兵丁,远非我等所能力敌。”</p>
“以吾之见,吾等当务之急,要做的是尽快联系上南四门的城门将,若是能说服他们弃暗投明,打开城门,以迎诸侯联军,那吾等已是大功一件!”</p>
兵部司部寇辛隽摇头道。</p></div> </div>